机械加工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29 03:29:35

机械加工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

摘 要: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借鉴省内外中职学校模块化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文化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开展并实施适合我校机械加工专业实际的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模块化教学

我校率先对机械加工专业2013级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开展模块化教学,融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为一体,在实习车间开展教学,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将实习课题融进产品的生产中,由双师型教师任教,将原来分散在一学期每一周的教学课程集中安排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主攻一个工种的技能,如机械类就包含有车工、焊工、钳工、车工等工种,我们在编排计划时,就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精力,一个一个课题地进行学习和训练,突出重点,分段达标,现将模块化教学进程做一调研:

一、实习实训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时间充分

原来我们的传统教学由于受教师水平、实习条件等的限制,还是把专业知识分散在一学期各个周的教学中进行,内容是集中的,但从时间上看还是分散的,各专业知识点不能连续进行,往往被其它课程冲断,每次授课时都必须进行承前启后的交待,这样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也大打折扣。

采用模块化教学后,能够集中时间,合理安排学时,实习之前做有周密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多长时间、模块内容有多少、具体划分为多少个课题、达到什么标准、以什么产品的生产任务来完成这些课题,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能的学习中,掌握牢固,教学效果好。

二、模块化教学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既能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也能进行实习课的教学,也就是常说的“拿起书本能上课,卷起袖子会操作”。第二是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既有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也熟悉企业的管理方式;既熟悉企业的人事管理,也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第三是要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师傅;既向学生传授技艺,又教学生做人。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最佳方法就是培训、下企业、到公司实习。我专业每学期都有2-3位老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中职教师培训,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公司实习,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当他们再走上课堂时,所讲授的已不再是空洞的内容。

三、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素质综合化

学生在实习车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工人。实质上就是学生既要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又要按照工厂的要求,遵守厂规厂纪;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完成生产任务。严格的企业化管理、标准产品的生产要求,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不仅努力学习了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服从意识、遵规守纪意识、遵守时间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意识等。

同时,艰辛的劳动不断磨练出学生的坚强意志,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也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在产品生产和技术攻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全面的职业素质,而且其创新精神、综合能力也逐步形成。

四、形成“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考核标准

课程的考试方法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传统的“理论+书面”考试的方法与模块化教学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南辕北辙的。因此,我校大胆改革机械加工专业技术课程的考核方法,是实施“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客观要求。考核内容包括多个维度:实习态度,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助精神,守纪情况,技能达标情况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管理,既能减少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又能促进其技能的学习,提高其动手能力。

五、模块化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以下是对13级机械加工专业班30名学生,完成车工技能五个实习项目的学习,以不同的实习模式进行训练的效果对比,对比班级是12级机械加工专业班,共30名学生:

1、所用学时。

2、学生技能掌握情况。

定性分析:

3、材料消耗情况。

我校在实行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模块化教材的专业性强且与实际结合紧密,编写时难度大,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尚需进一步实施、改进、完善。

二、实行模块化教学以后,增加了实训教学时间,缩短了理论课教学时间,使实训场地和设备数量及实训老师都相应增加,造成学校投入增加。

三、实行模块化教学,对实训课老师的要求提高了,不但要有扎实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模块间隙,安排老师下企业学习,外出培训,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机械加工专业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虽然也会遇到困惑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在课改中,模块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在我校会得到大力的推广,也会成为职业技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2003/10,关于职教课程改革综合化的思考,汪小华

[2]《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1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单嵩麟

[3]《职教论坛》2004/5下,数控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罗友兰

[4]马腾文,模块教学法在分析专业课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04,(11)

[5]尹卫国,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讨论[J].现代技能开发,2002(1)

[6]华丽娟,徐朔.《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05.258:17-19.

[7]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美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制度述评 下一篇:北营1780mmR2导位平衡装置故障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