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6-29 02:36:15

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现就陕西省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污染方面,通过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指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了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Shaanxi province i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through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pointed out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way of lif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leg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 路径

Keyword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ath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雯雯,女,1987年2月出生,陕西咸阳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硕士研究生在读

第二作者:尹洁,女,1963年9月出生;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引言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部、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陕西省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和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农村地区迅速崛起。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城镇工业的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如果不能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势必影响我省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污染

(1)化肥污染。据调查统计,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农业产量,陕西省农村地区普遍过量施用化肥。伴随着化肥的低利用、高流失率,过量的化肥通过挥发、淋溶污染大气、土壤与水体,使突然中残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结构和功能。

(2)农膜污染。陕西省每年每公顷使用的农膜量大概150千克,假若没有充分使用,产生的残膜量将会与使用年限成正比,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才能在自然界完全降解。尤其是残膜不利于土壤的翻耕,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将会受到分解出的有害物质所影响。

2.2 生活污染

陕西省每年会产生约100万吨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在排放过程中未作任何有效的处理,而是随意地排放到河流沟渠、水池河道等水体中,严重恶化了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陕西省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台和废弃物处理设施,由此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

2.3轻工业和畜牧业污染

截止到2006年初,陕西省乡镇企业总数已达90.57万个1。由于污染物的无序排放,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等原因,布局分布不合理的小化工厂和小冶炼厂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问题,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由于乡间基础设施落后,和污水处理一样,几乎全部的禽畜粪便都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场外,流至乡间。

三、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

3.1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为止,我国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然而,细看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不难发现,法律保障机制的弱化性已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表现出来。所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条例与配套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3.2加强环境监测体系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定期公布全省农村环境状况。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进行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3.3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2008 年国家财政安排 5 亿元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方式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乡镇示范村的建设2。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投资,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资金增加,逐步建立财政支持农业投资多元化,形成社会主义新投资的体系引导。

3.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目前,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政府要加大环保宣传,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理念,让农民群众自觉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四、结语

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求资源环境、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所以低碳农业是陕西省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农业不仅可以促进陕西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有效途径。

要想使陕西省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就必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媒体等各种要素,通过以城带乡、示范引导等多种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达到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陕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化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分析,2010(15)

[2]陈希勇.四川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出路分析[J].农村经济,2010

[3]赵雪阳.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

[4]叶红芳.促进甘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探讨[J].甘肃水电水利技术,2010(9)

上一篇: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下一篇:社区戒毒中社会工作者困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