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学善临床治验

时间:2022-06-29 01:26:37

姚学善临床治验

病因病机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久治不愈,病程缠绵。姚老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崩漏证的发生系由于内脏功能失调,影响奇经,冲任受损,经血失于约束所致。在脏腑中,又以脾。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崩漏一证,多由饮食不节、六淫七情所伤,或其他脏腑病变未愈,影响及脾,脾失统血之职而造成崩中漏下。先天禀赋不足者少见。基于此种认识,姚老临证重视脾胃,多从健脾论治,但亦强调崩漏证不仅仅局限于脾虚,而兼有其他杂症,故以脾虚血热、脾虚血瘀二型多见。然失治误治日久不愈者,进一步发展亦有脾肾两虚的,还有单纯脾虚漏下者,但属少见。

脾虚:一般不外于劳倦耗伤中气,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或七情忧思伤及脾气,脾气不振,血失统摄,经血妄行而不循常度。

血热:血热有内外因之别,外感热邪多由脾气虚衰,热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致热伏血脉,下扰冲任,血海不宁;内因有素体阳盛,或脾虚升降失调,阳气郁结于中而生热,以及七情郁结日久化热,或久病伤阴,阴虚内热,伤及冲任,迫血忘行,下血不止而致崩漏。

血瘀:气行血流,气滞血瘀,无论脾衰、气虚,还是肝郁所致的经脉阻滞都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而瘀阻于血脉,血瘀又进一步上升阻碍脾脏统血之职而形成脾虚血瘀证。

治则治法

崩漏证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同时强调塞流止血虽是治标之法,但能否迅速止血是判断疗效的主要标准,及时止血,减少血液的丧失,有利于病体的康复,又可解除患者精神负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常用方剂:十矿散、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清经散、泽兰汤。常用药物:收涩止血用仙鹤草、棕榈炭、藕节、牡蛎、石榴皮、赤石脂;化瘀止血用三七、血余炭,茜草、益母草、马齿苋、小蓟、大蓟;缩宫止血用马齿苋、益母草;健脾止血用仙鹤草;健脾益气用白术、黄芪、山药、玉竹;清热凉血用黄芩、黄柏、、生地黄、大蓟、小蓟、牡丹皮;化瘀用泽兰、丹参、赤芍、当归;温经止血用鹿角霜;安神定志用五味子、远志、茯神;补血用地黄、白芍、当归;升阳举陷用升麻、柴胡。

典型案例

患者,女,42岁。1982年6月12日初诊。阴道流血3周不止,量多,色鲜红,无血块,腹中疼痛,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困倦食少,心烦口渴。既往月经规则,有过慢性胃炎病史。面色白,舌红苔白,脉沉细略数。病机属脾虚内热,脾虚则中气不足,内热则伤及冲任,煎灼脉络则迫血下行,脾失统血之力则漏而不止。治则: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方药:白术50g,黄芪15g,升麻15g,生地黄25g,仙鹤草25g,地榆50g,大蓟15g,小蓟15g,马齿苋30g,棕榈炭30g,侧柏叶15g。3剂水煎服。服药后流血减少,前方加赤石脂30g,海螵蛸30g,石榴皮30g,4剂,水煎服。6月24日复诊,血已止3天,嘱继服归睥丸善后,2个月后随访已愈。

据《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上一篇: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 下一篇:体力活动结合体育锻炼干预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