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激励机制优化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28 11:08:27

构建激励机制优化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学生理化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初中数学的知识点环环相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在某个知识点处听不懂时,可能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数学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使得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激励机制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激励机制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初中数学课堂有着积极影响。

(二)缓解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容冒犯,而现如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的激励和赞扬缓解了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将教师视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对教师充满敌意。这也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如何构建激励机制,优化初中课堂教学

(一)小班化教学显神通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班里学生相对较多时,教师可能无暇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在教师不能照顾周全的时候,由于数学的难度较大,在学生过程中击败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原因的诱导下,产生了厌学的叛逆心理。而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数量相对较少的学生,可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免学生因为数学难度过大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总之,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取得学习道路上的成功。

(二)“正能量”带动课堂氛围

所谓的正能量,在此处特指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学业繁重,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也实属正常。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激昂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调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初中生在体能测试前每天要进行强度很大的体育训练,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沉闷,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后教师走进教室时,面对低迷懒散的学生,教师可以说“起来,不愿上课的学生们”,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让本来严肃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变化规律编成顺口溜交给学生,“鸡变狗不变,符号看象限”这句话利用了“奇变偶不变”的谐音,来帮助学生对正弦余弦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好的理解,加深巩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索奇妙数学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

(三)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

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学习过程中的凶猛的拦路虎,再加上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提升的数学成绩,都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失去了兴趣。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心理的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时,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也就越来越渴望,教师要及时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正确道路上前行。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对这道题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公开表扬,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为够夯实基础,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可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责,而是首先应该肯定他的闪光点,比如,“你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美中不足的就是你有点粗心啦!下次要是能注意的话你就很棒啦。”学生对于教师的赞赏很受用,教师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欣赏,可能会成为学生的前进最大的动力。

(四)赏识教育

在初中教学阶段,被教师树立为学生的榜样是学生莫大的荣誉。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初中生亦是如此。他们正处于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发育阶段,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将眼光发展到他们所取得的进步上。

例如,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可以通过评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表示欣赏,并在课堂上对该同学的进步进行奖励,让其他学生以其为榜样,学习该生的优点和长处。这种方式能够激励每位学生为了成为榜样而不断进步,从而取得数学学习的最大程度的进步。

三、结束语

每位学生都像是一座未被开采的宝藏,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蕴藏着的潜能进行开发和挖掘,帮助学生明确对自身水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想真正的培养每一位学生,就必须将激励机制,充分的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黄璜.浅谈中国小班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

[2]刘奕.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分环节面批方法及其应用成效探讨[J].知识经济,2011(12)

[3]颜庭辉.小组合作在城镇中学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小班化英语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05)

上一篇:对2015全国二卷语文试题的两点质疑 下一篇: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