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聂耐的微型诗艺

时间:2022-06-28 10:27:23

内容摘要:诗人聂耐眼光独到,其身边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经他神奇的诗歌手指点染,立刻能闪耀出与众不同的美学花朵。本文拟对其诗歌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聂耐;微型诗;意象

一个七十四岁的老诗人,晚年居然还能在艺术的跑道上冲刺,出版了微型新诗集《火炬·晚年》(诗刊文库,大众文艺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四月第一版),真像他在两行诗《夕阳》里的写照:“越是接近逝去,/越是血红血红。”

聂耐本名王泽民,一九三六年四月出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写诗五十多年,在《中国儿童报》《儿童诗》等发表大量诗作,已结集出版儿童诗集《男子汉》、歌词集《有一片阳光》。

微型诗“缩龙成寸”,三五行的篇幅,却能容纳如此漫长的生活经验。这对诗人的技艺无疑是一个相当难度的挑战。“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请看老诗人眼睛里的《枫叶》:“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冷落,/金秋到来时,/才红艳如火!”这正是诗人多年寂寞坚持写诗心境的真实写照。《诗歌》成了老诗人生命中“一面最动人的旗,/招展在生活的前面……”

诗人的眼睛与普通人不同,他能化虚为实,烛照常人见不到的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将它们视为可见的、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活物。诗人身边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经他神奇的诗歌手指点染,立刻能闪耀出与众不同的美学花朵。请看他的《无花果》:“开很小很小的花,/结津甜津甜的果/——老实人一个,/不动声色地干活。”诗人巧妙地将“无花果”的无花暗香与“朴素无华”的人联系起来。电闪雷鸣之间,“无花果”就与“老实人”焊接在一起,成了人格化的象征,默默地“干活”,结出“津甜津甜”的劳动成果。其实无花果是有花的,花隐藏在囊状总花托里,掩盖于枝叶的腋窝中,不容易被人看见。但诗人面对的“无花果”是诗歌眼睛里的意象,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科学考察。

诗人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愿你的每一支歌/都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当它们纷纷降落时,/能留下一枚小小的果”。与其说是诗人对“你”的祝愿,不如说是诗人用第二人称,写出了内心的诗歌自我祝福语和祈祷词。诗人在《花与果》的极短篇中这样写道:“花欢笑/果沉思”。诗人借“花”与“果”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自己宁静的内心思考。

从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内视力的修养。内视力就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客观事物的透视力和想象力。请看诗人的《风雨衣》:“风雨来时裹着你,/喊你同志加兄弟;/风雨过后对不起,/把你挂在门角里。”人心难测,世态炎凉!这是我们历经多少年、每每想起内心还在疼痛不止的生命体验啊!一件门后小小的“雨衣”,在诗人的透视下,成为一个惊人的诗歌意象,获得了巨大的诗歌冲击能量!

意象为什么在诗中能比在散文中获得更多的冲击力?理由很明显:诗人赖以发挥的空间功能的文体手段更多,比如:句行长度、句法结构、诗行休止、诗句跨行、节奏等方面。

我们看看他的《理想》:“一个精美的砂型/期待着优质的钢水”。一个沸腾的理想,一幅壮丽的蓝图,如果没有“优质的钢水”,没有优秀的人才去实现,都将成为乌托邦的空想!。

诗人老矣,尚能写否?诗人拿出响当当的作品回答我们。请看他的《老爸老妈》:“从前是篮球,/现在是足球。”短短两行诗句,曾经像“篮球”一样抢手的东西,如今成了儿女们避之不及踢得老远的破“足球”!“篮球”与“足球”这两个意象的并置,让读者在感叹老龄社会危机的同时,暗自赞叹老诗人写作的机智!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全赖于诗歌中“对比思维”和诗歌意象所产生的张力。

诗人在《家禽》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都说天空属于翅膀/你们为什么不飞翔”。许多本来有能力在自己领域飞翔的人物,都因为圈养,丧失了飞翔的本领与勇气。诗人从一只爬行动物身上看到了《螃蟹哲学》:“横行之外,全是异端!”诗人模拟“螃蟹”居高临下的口吻,道出了“它们”的强盗“哲学”思想!诗中的“螃蟹”,傻得有点痴,傻得有点可爱,全然一幅“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逻辑思维图啊!

诗人用自己的一生,走了一条怎样的诗歌之《路》啊:“坦然伸展。/——在天底下,/是非曲直/——听任评价。”诗人坦然自若,越“接近逝去”,越在自己的心灵天空下,从容不迫地走着属于自己的一条诗歌华容道。

如此坦然的诗歌胸襟,如此淡定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后辈景仰!。

秦宗梁,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联副主席,从事文学理论研究。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 下一篇:在作文评改中培养学生自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