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40例

时间:2022-06-28 08:58:39

刮痧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40例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刮痧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刮痧配合推拿,对照组传统推拿治疗。两组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刮痧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关键词:刮痧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6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或伴随下肢麻木无力感。其中疼痛多源于周围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麻木无力感则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所致。临床发现处于本病急性期的患者,往往症状严重,直接干扰其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目前,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各有优点,但是治疗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治疗本病时采用一个合理的分期综合诊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结合20余年的临床及科研工作,逐渐形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综合诊疗方案[1]。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明确分期诊断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其急性期,采用刮痧配合推拿治疗,并通过JOA量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等量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制定,采取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1.1.2分期标准。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发病特点和实际治疗情况,根据发病后治疗时间及病情轻重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1]。①急性期:治疗时间设定为3~5天左右,本期患者病情急性发作,剧痛难忍,打喷嚏、咳嗽等使疼痛加剧,腰背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甚至强迫,或腰椎侧弯畸形,棘旁明显压痛并向下肢放射,局部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加强试验阳性。②缓解期:治疗时间为10天(第4~14天)左右,本期患者处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期,或是急性期经过治疗,剧痛缓解,表现为间断性、可忍受性的局部疼痛和麻木,腰椎活动依然受限。③康复期:治疗时间为1周(第3周),进入本期患者仍有酸痛和麻木感,腰椎活动可接近正常,但不耐劳、腰腿无力。

1.1.3纳入标准。①符合分期诊疗方案急性期标准;②年龄18~60岁。

1.1.4排除标准。①非腰椎间盘突出症,如: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引起的腰腿疼麻等疾患;②伴有腰椎椎体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症、腰椎结核、腰椎肿瘤、腰椎滑脱症等;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孕、产妇,精神病患者;④X线片显示伴有先天性腰椎畸形或严重脊柱侧弯畸形的患者。

1.2病例来源及分组。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80例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入组40例;对照组入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痊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随访半年未复发。②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③无效:症状无改善。

1.3.2量表评价。JOA评定量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2类。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量资料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急性期治疗:①手法治疗:首先在腰背部施滚法以及揉法,各3-5次;点按后溪、昆仑、太溪、环跳,强刺激量,每穴约0.5min。②刮痧:在腰部肤上涂抹茶油,先用刮痧刮法沿膝后太阳经及腰夹脊穴以及督脉走向从上向下刮痧。刮法具体操作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手持刮痧板,一边贴紧掌心,一边与刮痧部位接触,刮板与待刮部位皮肤呈45°-90°角进行操作。频率为20-30次/分。接着用刮痧角揉法,点揉委中穴,角揉法具体操作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用刮痧板钝角在需要刮痧部位进行回旋揉动。一个部位刺激约1-2分钟。刮痧轻柔刺激即可,见痧即止,不强求出痧。推拿治疗一天一次,刮痧治疗3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2.2对照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教科书上常规的推拿治疗方案。推拿治疗一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结果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不宜在局部采用强刺激的推拿手法。笔者认为,先用滚法以及揉法,这种接触面大,轻柔的放松手法,有利于放松局部痉挛的肌肉筋膜组织,同时让患者放松紧张的情绪,适应施术者的手法。接着采用点按后溪、昆仑、太溪、环跳,远端取穴,加强穴位刺激量使穴位得气,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有效缓解腰部的疼痛症状。

刮痧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祖国医学非药物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实用的特点,病人普遍可以接受该治疗方法。传统医学认为[3],刮痧具有祛除病邪,通经止痛;调整阴阳,调理脏腑;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3,4],刮痧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的消除肌肉的痉挛,松解局部组织粘连,增加组织血流量,减少机体内源性致痛物质,促进内啡肽的产生,具有镇痛作用持久的特点。刮痧是自身溶血的过程,即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这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体内的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发挥“体内清道夫”的作用,有利疾病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腰局部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用刮痧板刮拭膀胱经以及夹脊,可以调理脊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阴阳气血平衡,血流通畅,从而解除痉挛,消除炎症,促进水肿吸收,减轻神经根压迫刺激。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刮痧可振奋一身阳气,起到通督强脊的作用。在腰痛急性期刺穴出血,可使经气畅通,祛瘀通经。委中又名血郄,主治血瘀诸痛,《针灸大成》云:“委中者,血郄也。刺之出血……痼疹皆愈”。又《四总歌诀》云:“腰背委中求。”因此在委中刮痧,起到皮下放血的作用,却又不出血,安全有效。使患者容易接受,从而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长辉,郑其开,陈少清,等.分期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8(6):10-1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3]杨继军,佘延芬.刮痧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6-107

[4]孔垂成.中医现代刮痧教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70-474

上一篇:骨错缝诊治手法浅析 下一篇:“扳机点”手法弹拨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