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向学生勇敢地说“不”

时间:2022-06-28 07:44:18

老师,向学生勇敢地说“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118-01

最近,参加一次市级的教学研究活动,听了四堂语文课。课中有许多值得称颂的优良举措,但也发现四位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通病:不敢否定学生明显错误的认知。

学生问题一:思想不对头

【课堂写真】(学习《金子》第五自然段。)

师:这段文字的最后有一个标点符号是――

生:(齐答)省略号。

师:大胆想一想,彼得在成功之后还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用这些钱可以买一个更大的庄园。

生2:今后,我就可以永远享福咯。

师:噢!一劳永逸。还有谁说说?

生:……

【说上两句】正确的思想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硬性任务。本课通过彼得实现“淘金梦”的记述,揭示了取得成功的秘诀的几个要素:目标执著、辛勤劳动、善于思考。而这两位学生的回答显然违背了这样的教育主题。生2的回答鲜明地折射出该生的思想实际:人成功后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享乐。对于这样不正确的思想倾向,教师绝对不能听之任之,而这位教师信口开河的一句:“噢!一劳永逸”的评价肯定并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观念。我们担心:老师究竟要把我们的学生带向何处?其实,教师应该紧紧抓住生1的回答,追问:买这个大庄园干嘛?把学生的不良的思想认识扼制在萌芽状态,继而引导学生:成功后不能满足现状,应该努力谋求更好的发展。

学生问题二:想象不科学

【课堂写真】(学习《夕阳真美》第三自然段。)

师:是啊,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同学们想一想,此时的夕阳像什么?

生1:像一个红红的气球。

生2:像一个美丽的大玉盘。

生3:像一个苹果。

师:还像什么?

生:……

【说上两句】语文课堂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课中教师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后类比想象,用“像”造句,本是不错的语言训练和想象力训练方式。但想象并非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应该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然就会有(在古代)“乘飞机来观看庐山真面目”、“用大型起重机来捞铁牛”的笑话。我们再来看这三位学生的想象:生1把夕阳想象成“气球”,尽管不确切,但还说得过去;生2将夕阳想象成“大玉盘”就不对了,两者尽管形状相同,但“玉盘”往往是白色或冷色的,用来比喻满月更合适,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想象;生3将夕阳比喻成“苹果”,也不确切,“苹果”之于“太阳”,小巫见大巫也!

学生问题三:表达不精确

【课堂写真】(学习《姥姥的剪纸》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也按照这样的句式说说:“我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 ,剪 。”

生1:我姥姥神了,剪人像人,剪猪像猪,剪条大路能骑马,剪个蝴蝶能飞翔。

生2:我姥姥神了,剪花像花,剪草像草,剪只小鸟能唱歌,剪间房子能冒烟。

师:是啊,姥姥的剪纸手艺真神!

生:……

【说上两句】“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快乐游戏”,语文课堂是学习、锤炼语言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肩负这样独特的教育职责。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学会大声说话、说完整的话、说得体的话。师生的一些对话便成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举措。本课中,作者的精妙语言非常值得学生的模仿与借鉴。原文中有这样一段:“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的前两句说明姥姥剪纸的“形真”,后两句说明“神似”。而生1的回答显然欠妥:他将人物、动物、景物混为一谈,“人”与“猪”放在一起,无形中降低了人的品位;“剪个蝴蝶能飞翔”则是一个病句,蝴蝶应该论“只”,将“蝴蝶飞翔”换成“蝴蝶飞舞”更精确。生2的“剪间房子能冒烟”表达模糊,让人不懂为何“冒烟”,改成“住人”更合适;其中三小句在描写景物,与“剪只小鸟能唱歌”不一致。

学生问题四:认识不到位

【课堂写真】(学习《三顾茅庐》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平时在哪儿见过“恭恭敬敬地站”的动作的?

生1:电影中的仆人。

生2:犯了错误的同学在老师面前也是这样站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恭恭敬敬地站”的动作?

(所有学生都站起来,老师走到一位动作夸张的、低头哈腰的学生面前)

师:这位同学的站姿特别恭敬。你为什么这样站?

生:这样能表达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

师:真不错!

……

【说上两句】正确地解读教材是教好课文的前提。许多教师对教材解读及文本中的人物认识不深不准,极易将学生带进认知的误区。严重的,则是“误人子弟”。《三顾茅庐》的第三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对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了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一片诚心。此处,教者抓住“恭恭敬敬”来加以分析、感悟固然不错,因为从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刘备的虔诚的态度。而这位教师对十分卑微地站着的学生大加赞赏就偏离了认知的方向,现实中刘备根本不可能如下人一般低头哈腰地站立在诸葛亮的草堂前。此处的“恭恭敬敬”表明的是一种由内心折射出的态度,而非表面的夸张动作。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叫停学生错误或不当的认知趋向,予以纠正和引导。

语文课堂是求真、崇善、尚美的过程,“真”是教学的前提,获得真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传授真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语文课堂与数学课堂一样,在“是”与“否”的问题上,教师绝不可有一点含糊,对于学生认知中的错误,应该果断地向学生说“不”。当然,师生交流是一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也很重要,我们提倡对学生艺术化的否定与纠正。

上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 下一篇:让绘本教育多些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