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若干问题初探

时间:2022-06-28 07:43:02

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若干问题初探

随着我国加入WTO成为现实,为了适应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大势所趋,金融工具创新的高峰期即将来临。如何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若干基本问题:建立金融工具会计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发展金融工具会计的基础准备以及建立和发展金融工具会计的现实措施等,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基本原则

(一)循序渐进、分步实现的原则

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已经不是一种陌生的概念了,并且它们确实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了。然而,在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时,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现实,切不可把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实践生搬硬套地“移植”到我国的实践中来。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应我国金融工具发展和创新的进程,开展符合我国实践的研究,逐步地修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会计规范,特别是对已经存在和即将出现的金融工具交易的基本理论和会计规范要尽早着手研究和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现的原则。

(二)前瞻性原则

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还要坚持前瞻性原则。虽然,我国现阶段衍生工具只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股票期权等几种,国家对衍生工具的发展持限制态度,金融工具创新相对落后。但是,我国已经加入WTO,并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人民币自由兑换已成预期,我国发展衍生工具以适应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又由于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非常快,我们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金融工具铺天盖地地冲击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国际经验表明,规范金融工具交易的立法包括会计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对于金融工具交易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国际化方向原则

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还应遵循国际化方向原则。这是因为:一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的金融工具创新出现二十多年了,经历了许多的风雨曲折,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相关的会计规范也历经或正在经历创新,不少成熟和合理的做法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广为世界各国效仿。二是,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工具,大多数不存在国家或地区性的本质差异,比如许多期货合约,在合约设计、交易和交割等等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因而,在不违背我国现行法规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吸收和利用国际上成熟的惯例。这样既可以加快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进程、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缩小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间的差距。

二、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基础准备

(一)加强我国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

1993年生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上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会计改革的深入,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不管是面对进行会计规范的需要,还是面对建立金融工具会计的需要,都必须加强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尽早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会计概念框架。当然,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结合经济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并作好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国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从1998年到今年为止,财政部已经颁布及修订颁布了14个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特别是其中收入准则和投资准则的修订,正体现了我国在会计规范研究和制定阶段性成果和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深入细致地研究国外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经验教训

正如前面所说的,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要遵循国际化方向原则。因而,我们不仅要研究和分析国际、国外现有的金融工具交易惯例及会计规范,特别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各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发展历经的曲折历程之背景和原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和准确地理解和借鉴各国的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特别是对金融工具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的准确把握和清楚理解,更是如此。

另外,从目前看,IASC集中了世界几乎所有在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方面有专长的理论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进行着有计划、有步骤的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代表了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最高水平。我国学者和有关人士应该创造机会力争参与进去。这样,既能够直接感受和了解其工作背景和成败经历,也可以通过参与其中,来表达我们在金融工具会计及其国际协调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三)研究影响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建立和发展的现实环境因素

影响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建立和发展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展健全程度、利率和汇率管理体制、企业制度的创新等。这些因素与金融工具会计都可以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们通过直接作用于经济、金融、市场而间接影响金融工具的发展及创新,从而影响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的建立和发展的力量是相当大的。下面分别作简要的分析。

1、资本市场和经济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最终将影响到金融工具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与资产市场价格包括企业市场价值有关的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对金融工具会计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统一、有效的市场,能提供及时、可靠的现时价格信息,为广为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金融工具提供了计量保证。

2、应该可以说,我国现行利率和汇率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工具创新动力不足的潜在因素之一。仅就利率体制来说,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制度,但事实上,利率的杠杆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这极大地制约着我国金融体制创新发展,也影响了作为金融创新核心内容的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步伐。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包括实行更积极的利率政策(如实行利率真正的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工具交易的发展及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的主体,成为产权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只有这样,企业采用创新(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才有内在动力;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使用者,才会关注和需要企业如实报告和披露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因而,研究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和趋势,了解和关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内在需求的变化,对建立和发展金融工具会计是非常必要的。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现实措施

(一)大力宣传并落实《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2000年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金融体制的变化和改革的需要。从此前情况看,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都建有一套自己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从来就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其中中国银行的会计制度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异较大。这样的状况,要确保银行及银行之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已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对建立统一的、独立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并着手开展银行业务及金融工具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研究及制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大力宣传并落实《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是我们急需完成的工作。

(二)尽快规范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

目前,主要的商业银行和大型外贸企业或多或少地在运用远期外汇合约、利率上限或下限、看涨或看跌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汇率风险。而关于这些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一般只在表外进行披露,基本上不纳入表内核算。笔者认为,应该尽快把套期活动的会计核算纳入表内核算,规范其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具体实施可以采取分步渐进的策略:首先,通过对具体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会计处理的规范,来规范套期活动的核算;第二步,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相对成熟时,再建立全面的套期活动会计准则。

(三)着手研究正在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具体金融工具交易会计

从正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金融工具交易问题着手,为全面研究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和核算方法体系打好基础,是我们又一个明智的现实选择。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股票期权、资产证券化等等,下面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析:

1、资产证券化会计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金融资产转让交易的性质是销售交易还是融资交易以及相应会计核算的处理方法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到证券发行方与资产转让方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应首先从研究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开始,探讨和弄清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方式以及在我国运用的适合形式,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着手会计规范问题及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这才是正确的步骤。

2、股票期权会计

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股票期权制度,其目的旨在激励公司管理阶层。但它与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全面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以及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等。因而从现阶段来看,恐怕我们还是应该在研究和总结国外的经验基础上,关注我国解决相关问题方面的进展情况,待时机成熟,就能很快和较好的提出符合我国情况的核算程序及方法。特别是,近期出现的安然、世通事件中,与股票期权激励有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另外,我国曾于1993年推出了深圳股票指数期货,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年即夭折。事隔8年的今天,我国证券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基本具备了设立股票指数期货的条件,可以说重开股指期货交易已为时不远了。着手研究股票指数期货会计也应该尽快开始进行起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下一篇:企业财务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