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拟教学在高师学前专业“教法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8 05:15:50

论模拟教学在高师学前专业“教法课”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活动指导”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简称“教法课”),属于应用理论领域,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指导幼儿教育活动能力的技能课。它既是联结高师教学与幼儿教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中心环节。

过去,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在“教法课”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训练,以至于许多新毕业的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面对活泼好动的幼儿不知如何组织,教学任务完成不好,家长、社会从而对幼儿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也给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画上了问号。为此,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探索,针对幼儿活动内容,采取模拟教学模式,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全面的艺术技能之外,更要具备将其迁移到具体的幼儿活动情境之中的指导活动能力。

一 模拟教学的理念与特征

模拟教学最初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博特・B・利兹马等人提出并界定。根据其描述的模拟教学的内涵,“教法课”中的模拟教学,可理解为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幼儿课堂教学情境,通过预先设定活动课题和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去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他学生模仿幼儿作相应的呼应,以配合该同学完成自己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这种具体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更直接的角色体验,同时也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它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进行一种角色的模拟和角色的体验学习,明确本学科的学习不是为了学,而是为了教,将学的思路转为教的思路。

模拟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应用,提升技能素质。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幼儿园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用合一。在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以及教学计划的一步步实施,都是对将来从教工作的一种体验,使学生提前领略到幼师职业岗位的内涵,了解、熟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懂得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由此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模拟教学法的教学特征是角色互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模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推动者,其角色定位于引导模拟教学全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组织者;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教学对象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终端不是教得如何,而是学得怎样。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模拟教学要求每位学生开展用心阅读、查找资料、设计方案、讨论发言、模拟操作、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状态。模拟教学促使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而且,学生不断提高的素质、更加活跃的思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模拟教学的构建

模拟教学是一种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思考、精心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学生兴趣、特点出发,制订模拟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活动前的准备、参与者的训练、模拟组织、活动后的讨论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模拟教学的构建。

1 活动前的准备

学生应首先根据教学要求,完成教案设计,确定要模拟的目的及内容。其中模拟目的是模拟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一次模拟课重在突出一个目的,不能将多个目的同时放在一次模拟实践课中来完成,以免影响模拟效果;模拟内容应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特点出发,将主干内容提炼出来,形成便于学生掌握学科体系和记忆的知识点,做到切实可行;然后根据教案认真备课,设计并制作教学用具及多媒体课件,这是完成课堂模拟教学的重要保障。

2 参与者的训练

在进入模拟实践环节之前,参与者有必要对模拟角色和情景进行揣摩。模拟角色是指参与模仿教学活动的人员,它是根据模拟内容来确定的,参与模拟的角色一次不能太多,一般3至5人为宜,每人充当一个角色,不能兼职,以便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行活动,体现角色特点。角色确定后需考虑模拟情景,使自己从模拟角色出发,思考在特定环境中所要进行的活动。创设模拟仿真的幼儿园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快速获得幼儿教师的角色体验以及较快进入模拟教学情境,是完成模拟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3 模拟组织

模拟组织是模拟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组织实施时一般由教师介绍背景、程序安排、讲明目的、提出要求、学生模拟、教师评价等六个环节组成。这些环节,要求写出详细的实施计划。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写出每次模拟实践课的具体方案,并依据方案组织实施。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般4至6名学生,小组成员的选择可以是自己定,也可以是教师提出建议。在选择小组成员时最好按不同能力分配,这样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能力,并使得相对较弱的组员能向同组其他成员学习。

(2)分配角色。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与能力特点,进行角色分配,由一名组员担任上课教师,其他组员扮演学生。扮演教师角色的组员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教学能力与方法;扮演学生角色的也要事先观察儿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如何表现的,他们都有哪些人格特征、学习特点与行为表现,从而为更好地扮演学生打下基础。在设计活动时,扮演学生与扮演教师的组员可以事先沟通,也可以不做完全的交流,这样使教育活动更有真实感,并能促进教师扮演者提高其教学经验。

(3)实践教学。在模拟情景中,每个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表演,一般为30分钟。其他小组的成员仔细观察、记录表演小组的教学活动。

4 活动后的讨论评价

当模拟教学结束后,应根据教学法理论及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全面深入的评课,通过评课反映出学生对教学法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也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模拟教学可以由师生共同制定评课标准,列出应在评课范围内的标准,写成评课单。评课内容应以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可使学生了解思路及出发点,互评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师评可以对学生漏评的项目做补充,指出教法实现的关键点及创新点。

三 模拟教学的效果分析

1 模拟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前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模拟教学既是一种“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将共在教法课中加以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设计方案、讨论发言、模拟操作、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探

索的状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工作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感受教师的责任,为将来的工作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模拟教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导者,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以致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提不出问题,也不能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产生质疑,始终只是旁观者,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率较低。而模拟教学法则完全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开辟了课堂活动空间,促使学生以一种主体参与的姿态进行具体的情景模拟,完成从旁观者到主导者的角色转换。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总是同人的某种实践活动相联系,并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模拟教学在校园内为学生创建了这一平台,它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水平,为教学提供了可调控的信息,学生能在学习中练教,在教学中再学,使教与学相互交融。这种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的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从师素质的一种好的形式,可以将在大学所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

3 模拟教学有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由于学生今后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根本就没有排练,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都是即时的、即兴的,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一次次去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难以通过系统理论学习而掌握,而模拟教学通过创设类似于真实课堂教学现场的环境,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反复思考、不断积累。例如:“如果让我来上这堂课,我会怎么上?”“碰到这种问题,我该怎么办?”“我们明白了不只是要找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怎么解决问题,光有批判的眼光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灵活的头脑。”

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看清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内容是否真的适合儿童,是否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求。此外,由于在模拟教学中扮演的幼儿通常特点比较鲜明,形象也比较典型,有时还会设置一些障碍,因而使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当学生面临具体问题也会有措手不及之感,但经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应能逐渐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B・科兹马,劳伦斯・W・贝尔,大学教学法[M],蔡振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降楚群试论模拟教学法的特点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129―131

上一篇:刍议教师幸福感的归因及其培养策略 下一篇:省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信息论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