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

时间:2022-06-28 01:45:43

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时期下,如何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成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能力 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读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写记的实践。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记。用笔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做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勤做笔记可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读后做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默读。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5)与人分享你读过的好书。古人云“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会与同伴分享读书的乐趣,把读书的喜悦扩散,这样可以收获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

(6)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课改后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裕,首先,合理利用零碎时间,例如,在课间或饭间读一篇简短的文章;其次,利用整块时间,在保证休息的前提下每天晚上用四十分钟的时间集中精力的读一篇文章并记下读书心得,照此法练习,不出半月学生便可感受到自己阅读能力的明显提高。

三、要精讲多读,注重学生情感的融入。

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然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适当引导。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个性化阅读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一切,使学生受益终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特别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刚刚开始从识字阶段向阅读阶段过渡,加强这一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四、尊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一讲到底,先解词,再归纳段意,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写作特点。老师的教学任务是讲深讲透,学生的要求是认真听讲,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完全围绕着老师打转转,没有一点创新意识,也缺乏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以读代讲,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强化政府职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篇:从起点出发在终点思考构建和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