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任务驱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8 01:43:09

团队合作、任务驱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学理念、弥补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补充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等五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英语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95-02

一、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不实用,难以满足工作岗位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技校、职高以及中专毕业生,基本状况为高考成绩低、文化课基础很不牢固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花大量时间给学生补充基础知识,欠缺对满足日后学生工作岗位需求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学生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后所使用到的英语存在内容上的脱节,使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职业岗位对英语的需求。

2.学生习惯应试化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部分高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有三成的学生表示自己英语学习兴趣比较浓。但是,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还限制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层面上,课余时间用于读英语、听英语的学生非常少,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英语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学习方法陈旧,还是停留在中学时以做对题为目的的学习习惯上。从而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应试倾向依然严重,无形中影响了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懂行业知识的教师数量少,难给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用英语

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方法、知识面甚至发音是否纯正好听,对学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最主要的作用,应该是给学生提供使用和练习英语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语法和课文内容讲解。据调查,有96%的学生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另外,现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所学专业大部分局限在英语语言或文学专业,缺乏职业岗位英语知识,课堂教学仅限于语言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文学化,实用性的东西相对就少了许多,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

4. 硬件设施短缺,不能满足实时教学需要

目前还有许多高职院校的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时教学需要。很多教师在进行几周英语课教学中才能使用一次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给本来可以灵活的英语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也无形中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学校硬件设施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进行调查时,有97%的学生也认为语音室、实训室等教学硬件设施对他们的学习有很重要或是重要影响。

二、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这里所讲的团队,是指四五人、一般不超过六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也指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团队。任务指教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的课外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群策群力完成。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在较短周期内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1. 适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能最大限度提高其英语学习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是1990年之后出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对学英语有畏难情绪。“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是能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教学中伤及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同时,针对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欠缺、但又相对争强好胜的特点,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各自在小组里的作用,把每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个体,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也弥补了他们由于个人基础差异而造成的自信心不足。当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小组之间也存在竞争。因此,此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英语学习积极性。

2.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话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只需要选定适合的话题,指导学生如何完成特定环境下的语言交流,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学生以团队为核心进行讨论、练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团队成员各抒己见,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每个队员都是团队的一分子,都有义务为完成小组的任务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优秀帮后进,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得教师布置的任务以最好的结果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话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可调整不合理教学安排,可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

“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简单介绍必要的语言知识,给学生提出适合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摈弃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学生没兴趣的授课方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机会,要求他们以多样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展示学习成果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语言实践。以目前针对高职学生的技能大赛为例,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学生主要参加的是英语口语大赛和写作大赛,口语比赛中很重要的一个测试环节就是设计情境,让参赛学生和考官直接进行情景对话,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把此环节直接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应对不同工作场景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巩固,在比赛及其以后的就业面试中就会轻松应对。

4. 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和小团队成员构成,避免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生无新鲜感的现实

实施“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 可以适时调整课堂中的小团队,以使学生时时保持新鲜的感觉。同时,经常和不同的人进行合作,也可以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教师要本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教授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英语语言为原则,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使教学内容“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有效结合,以求基本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以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

5. 弥补硬件设施短缺、不能满足实时教学需要的实际

给学生自,让其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找寻问题答案或准备课下作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任务驱动,也能改变学生平时浪费大量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等实际情况。目前学生拥有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数量占相当比例,“团队合作、任务驱动”能充分发挥电脑等工具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辅助作用,弥补了学校硬件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实时教学需要的实际。

三、结语

总之,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缓解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尝试本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灵活把握,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不规范发音的纠正和语流语调的训练。要经常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学生过心理关,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同时,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也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布置一些朗朗上口、和学习内容相关、或是课本内容、词汇和句型的背诵任务。每位学生必须在课下反复收听教材配备的听力练习,熟悉不同场景的英语语言。在日常考核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将其纳入到考核范围。几方面结合,才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英.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罗东山.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特点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3]雷兵,王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调查与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

[4]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杨占苍等.教改让用人单位成了“回头客”[N].中国青年报,2010-11-24.

[6]钱允凤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研究——以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0).

上一篇:《国际经济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