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任劳苦的中国人

时间:2022-06-28 11:04:05

辛勤任劳苦的中国人

勤劳的定义是这样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地努力,始终专注于工作。在当今世界,勤劳是最值得赞扬的美德之一,也是永远值得尊重的一种美德。

大体来说,衡量一个民族勤劳的因素,包括长度、广度和厚度三个方面。换言之,它有长度、广度两个外延和厚度一个内涵。所谓长度,是指持续劳作时间的长短;广度指的是勤劳人数的多寡;厚度指的是“出于本性的勤劳”和“持续专注于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将三方面相结合,便可以得出一个民族是否勤劳的结论。偶尔旅行和长期侨居的人,对中国人其他方面的印象也许大相迥异,但他们对中国人非常勤劳这一印象是一致的。外国人初到中国,他们的第一印象会让他生出这样的想法:这个民族正在社会事务中践行着约翰・卫斯理的格言“全力以赴,锲而不舍”。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几乎看不到无所事事的人。中国有为数不多的富人,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悠闲。他们工作起来全情投入的程度,仍不亚于白手起家的时候。

中国人把自己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下面让我们看看,不同阶层的人的勤劳表现吧。

西方人很难认同中国的教育体制,其弊端不容忽视。事实上,几乎每个省都在抱怨,合格的候补人员远远多于空缺的职位。从低到高,各级考场人满为患,常常存在万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但这种制度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勤奋,别无回报。试想一下在考试这座独木桥上考生所付出的心血,对中国读书人的勤奋劲头你便有了一个鲜明的概念。

《三字经》里记录了不少勤学不辍的故事,囊萤映雪、牛角挂书等故事至今仍被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不同程度地效仿着。很多情况下,有的人一旦初获功名就会放弃往日的勤奋。但中国人是不会把这类人称作“士”的,只有那些在荆棘丛生的狭窄小路上勇往直前,直至功成名就的人,才配得上这一荣耀的称呼。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祖孙三代同场赶考的场景。读书人毕生奋志科名,终于在八十高龄获得梦寐以求的荣誉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与读书人不懈的勤奋相比,中国农民的勤劳一点也不逊色。农民的活计就像主妇手中的家务,没完没了。在中国北方诸省,农民一年忙到头,除了隆冬时节,没有丝毫空闲。无疑,世界各地的农民大抵都是忙碌的,但与中国农民相比,他们的那一点活计简直难以望其项背。

自耕农要尽心竭力地料理好每一棵白菜,除掉上面的每一只害虫,并要不辞辛苦地驱赶无穷无尽的蝗虫。而佃农们更是要长年累月为地主劳动以换取些微的口粮。农民们不得不寻找许多琐碎的活儿干,以保证一家老小填饱肚子。

在中国随处可见为生计所迫、白日黑夜连轴转的人。在天津,冬季里河封冻后,那些无事可做的船夫便去拉冰橇载人载货。冰橇运输价格低廉,但速度极快。同样,某些地方的农村人在农闲时盛行编草帽、编穗带。如今,这些物品已大量用于出口。中国妇女们好像总是在纳鞋底,即使在村头巷尾聊天,她们手中也在不停地穿针引线或者纺线。总而言之,她们一刻也不得闲。

中国的商人和雇员可谓不知疲倦。中国的伙计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他们假期很少,工作十分繁重,只能偶尔忙里偷闲。虽然在西方,当雇员也不是件轻松的差事,但与中国的伙计相比,西方的雇员简直算得上悠闲了。

中国的商店开门早关门晚,店里采用烦琐的复式记账法,账房先生经常要忙到深夜,才能把收支的账做完。店员们如果闲得无事可做,便会坐下来挑拣铜钱,为的就是能找出一枚罕见的来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说说中国人勤劳的内涵。中国人属于亚洲人群,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是亚洲式的。如果我们试图用西方人的模式来改造这个雄浑有力的民族,那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很显然,他们缺少我们高度推崇的“热情”。我们盎格鲁―撒克逊人即使没有《圣经》的指引,也懂得满怀热诚地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然而中国人深受历史悠久的宗教和哲学的双重影响,始终四平八稳。他们得益于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就像荷马史诗中的希腊诸神一样,从容淡定,不慌不忙。

于是,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将来如果白种人和黄种人陷入一场无可避免的激烈竞争中,那么谁将铩羽而归呢?

所罗门说过这样的箴言:勤劳可以致富。如果这一论断正确,中国人理应是世界上最兴旺的民族。毋庸置疑,如果他们具备全面的美德,而不是“常常”缺乏那些被视为“常德”的品质,那么,他们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兴旺的民族。当中国人将诸如“诚信”等美德重新纳入他们的道德意识中时,中国人无与伦比的勤劳,必将很快收获应有的回报。

(摘自《大国小民:可爱又可恨的中国人》古吴轩出版社 图/陈明贵 黄煜博)

上一篇:沉默的表示 下一篇:烽火戏诸侯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