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烟雨路:海棠溪流出的花雨诗境

时间:2022-06-28 08:13:20

水墨烟雨路:海棠溪流出的花雨诗境

每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时候,一条花带流泻数里,红如仙霞,让人流连忘返,如果遇到蒙蒙细雨交织,那就更是美不尽言。雨日午后,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高楼林立的烟雨路上,身后的江面升起层层薄雾,前方有轻风吹拂面颊,花香依旧、鸟语空灵……

时代变迁,当前世的海棠溪完全淡出,烟雨路却从未消失,她依然带着朦胧的美感,从花雨墨画之间徐徐走来。

寻访烟雨路一定要选个微雨淡洒的日子。那时候,江面上会升起一层薄薄的雾纱,空灵而缥缈地从烟雨路一直飘向南山……这时候,你就可以撑着细伞,揣着朦胧,沿着街道慢慢寻去,只需要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你就真的可能会陶醉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赞美“海棠烟雨”的诗境中:“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

实际上,美丽的烟雨路起于海棠溪的江边;而海棠溪,就是烟雨路的前世。

岁月里,一条十里蜿蜒溪流的旧梦

绵延百里的南山莽莽苍苍,与长江水若即若离。曾经,一条叫做海棠溪的小河流就蜿蜒着南山,一路欢歌流到茫茫长江之中――这条小河流发源于南山北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在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之后,又忽地转了一个弯,才向北注入长江。

在海棠溪两岸,地势低缓而开阔,溪水沿岸栽满了海棠,因此得名。每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时候,一条花带流泻数里,红如仙霞,让人流连忘返,如果遇到蒙蒙细雨交织,那就更是美不尽言。

上世纪30年代初,军阀刘湘在广阳坝修建飞机场。为了沟通重庆城与飞机场的交通,他便从海棠溪修了一条公路到广阳坝。后来,这条公路从海棠溪河边到四公里一段被纳入到川黔公路中,为了区分公路的地段,人们便将这段公路看作“烟雨段”,并借巴渝十二景的“海棠烟雨”之名,将其正式命名为“烟雨路”。

当年的烟雨路美则美矣,人迹却很稀少,除海棠溪码头与罗家坝有人居住外,这条路更像是一个美丽的符号,相较之下,海棠溪码头就相当繁荣了。

海棠溪既是街名,又是南岸进城的主要渡口。早间长期摆渡的工具是木船,到了20世纪20年代,江面上出现了“突突突”冒着浓烟、航速极快的汽轮船,重庆人称之为“汽划子”,于是海棠溪便成为了重庆城两江渡口中最先采用汽划子的码头之一。

烟雨路修通后,海棠溪有了车站,熙来攘往,异常热闹。海棠溪的清流在烟雨路脚下蜿蜒,溪面上往往云蒸雾腾。沿着溪水行约两公里,便至罗家坝。罗家坝是一个冲积小平原,很早以前便有了工厂,形成了居民区。过了罗家坝,房屋渐稀,人们开始爬坡,爬到坡的顶端就到了四公里。

烟雨路的全长正巧四公里,别小看这四公里,它可是当年重庆城最长的街道之一,也是重庆城连接綦江和贵州的主要通道,抗战时期,它更是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抗战时期所修的川黔公路,以海棠溪为起点,将烟雨路纳入怀抱,此路成了陪都及大后方与国际上联系的主要陆上通道,当年美国援华的军用物资几乎都是从昆明经这条道路运到重庆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旖旎的风光,民国时期的官员、富豪与各国大使便在海棠溪背后的南山上建了许多别墅。人们从山下往别墅去,中国人喜欢坐滑竿,洋人则喜欢骑马,而那滑竿或马匹,就在海棠溪码头边悠悠地候着……

墨画中,海棠那不惜胭脂的美色

烟雨路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气质古雅,迷人浪漫。她从悠远的历史中徐徐走来,一步步,走入花雨墨画之间;海棠是她永远不褪色的芳华,烟雨是她永远剪不断的情思。前人记述:在太平门的对岸,海棠遍布,如果遇上烟雨时节,那海棠的娟秀之姿更是绝无仅有地迷醉人心。从白居易到薛涛,众多的诗人在此留下诗词赞咏。纵然如今,海棠溪不见溪,但沿溪旧址始终繁花盛开,其隔江朦胧的意境,依旧让人浮想联翩,透出无穷韵味。

从烟雨路到晓月路不足一公里的距离,就是古人赞美的“海棠烟雨”美景所在,作为巴渝十二景之一,它深深地印刻在了重庆人的记忆中。

“一下雨就烟雾缭绕,美得简直不摆了!”家住南岸上新街82号的高忠良老人兴奋地回忆起当年的美景。他说,每当春雨降临,整条烟雨路淡烟微布,溪流映带,“海棠烟雨”名副其实。

事实上,欣赏“海棠烟雨”的最佳地点并不在南岸海棠溪,而在渝中区储奇门的江岸上,原因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在25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巴县知县王尔鉴的隔江一望,已将“海棠烟雨”的美景列为传奇。

王尔鉴的办公室巴县署,位于当时的金碧山下,离储奇门很近。借助居高临下的坡形优势,王尔鉴的望江书屋正好能够越过城墙远眺到对岸美景。这偶然的隔江一眺让王尔鉴颇为震撼,遂在咏海棠烟雨一诗的《小记》中写道:“海棠溪在大江对岸涂洞之下,溪水出南坪山坞,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江水涨时,兰桡轻棹,直溯溪源……烟雨神情,此山为独檀也。” 寥寥数语,尽诉对“海棠烟雨”的倾慕,“海棠”之艳与“烟雨”之娇在王尔鉴的笔下流传开来,让后人无限神往。

然而,岁月流逝百年,时光没有驻足,昔日古人笔下的“海棠烟雨”美境,今人已无法再见。从上世纪90年代起,重庆城开始兴建南滨路,海棠溪渐渐地从人们视线中淡出。大名鼎鼎的南滨路建成后,海棠溪永远沉入了地下,溪上那座石头桥也被拆掉,溪沟被填平后建起了江南体育馆,如今,烟雨路上集纳了重庆最知名的餐饮酒店,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人们穿梭于烟雨路的繁华中,已看不到传说的花雨美境,只有镶嵌在烟雨公园上的“海棠烟雨”四个字,勾起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尽管如此,王尔鉴还是为后人留下了欣赏这一美景的秘诀:陶醉美境,贵在静思。“海棠烟雨”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空灵缥渺,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这正是靠思、靠悟才能获得的境界。心静如水之时,我们眼中映照出的景致会化成另一种别样的美:雨日午后,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高楼林立的烟雨路上,身后的江面升起层层薄雾,前方有轻风吹拂面颊,花香依旧、鸟语空灵,你会觉得生活的惬意与幸福其实就藏在每一次迈开脚步的刹那。

这时候,你若还不知足,那便寻向长江对岸的储奇门,隔着江朝烟雨路静思远眺,此时,淡淡的云雾忽而与江戏水,忽而缥渺舞动飞向南山,而路旁依山傍水的高楼,则在雾中时隐时现。 时代变迁,当前世的海棠溪完全淡出,烟雨路却从未消失,她依然带着朦胧的美感,从花雨墨画之间徐徐走来,这一次,她选择让孤独和等待悉数融化于眉峰,选择迎向那些苍茫眺望着她的隔江人,选择永远扑入今世繁华的红尘之中。

上一篇:狮子乡下的原生态 下一篇:荣昌折扇:扇面上那些美丽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