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

时间:2022-06-28 05:00:59

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

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如何有效控制建设工程的造价是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延伸,也是合同的具体化。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变成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实体的一个过程,同时也建设资金投放量最多的阶段,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了原始依据。加强施工阶段的全面管理,不仅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手段。

2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不容忽视的。工程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最复杂、最难的阶段。在该过程中,设计变更、材料价格高低、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工程质量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是否能控制在计划投资范围内,而且在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工程造价,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有:

2.1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它明确了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义务和权利,将工程招投标、工程款的索赔方式、拨付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组织施工和项目验收的法律依据。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由于施工队伍比较多,施工单位被迫以缩短工期、垫资施工、压低造价等诸多让步来取得施工合同,对工程造价管理也会带来隐患。所以,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利润,首先得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

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应该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单位的执行层、决策者,还是合同管理人员都应重视合同的管理,认真学习国家的法规和法律、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同时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应认真把关;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合同管理办法,而且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利,制定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又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施工合同条款;实行合同会签制度。

2.2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及施工全过程的合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它的内容视工程的性质、结构、施工复杂程度、规模、工期要求、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和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施工能力等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财力、人力、物力,以达到用最低的投入满足合同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项目工程造价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会相差数倍。所以,在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开工前应组织包括质量、施工、机械、技术、材料、劳力等相关的人员,共同研究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编制优化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工程所需质量、投资、进度的要求,实现经济和技术的结合,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从而降低项目工程造价。

2.3 成本预算控制

成本预算的编制应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费用定额和标准,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平均先进水平。而不是生搬硬套编制方法和部分定额,更不是报价以及概算的简单移植。因此,企业应当编制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施工定额,包括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开支定额和施工机械定额等一系列标准,并使其衔接配套,不断完善、提高。

成本预算控制的各项指标都有综合性,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着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成本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项目组人员和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应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同时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体制。定期检查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遇到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以及工作中的不足,并使其与项目组人员的绩效挂钩,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以达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4 材料及机械费的控制

材料费用在工程中一般占有很大的比重,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预算费用的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控制材料的价格,对降低造价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施工前对工程中所需的材料不仅要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对货源进行调查研究,尽量寻找价和货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有关技术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以及施工方案,编制好材料需求及相应的供应计划。编制供应计划要充分考虑材料价格在施工期间的涨幅、资金的合理运转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时间,同时要注意缩短材料的保管时间。

机械费的开支占建筑产值的10%左右,其控制指标主要取决于预算计算使用的机械台班数。由于机械一般是施工单位自有或者外租,其价格一般要比工程预算低,机械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机械台班数量的控制。对于租赁的设备,要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以做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利用,特别是合理地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厂时间从而降低费用。在施工过程中,详细的记录每天台班,月末实际使用的台班与控制台班的绝对数进行对比,分析量差发生的原因。对融资租赁或者自有的设备,更应做好日常台班记录,注意日常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确保每天满负荷运转。

2.5 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施工企业应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做到工程一次合格,避免返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物力人力浪费。

2.6 现场签证以及施工索赔工作控制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因素很多,比如设计粗糙、设计标准变更,使工程实际情况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现场签证是在施工阶段中,对现场实际和其他特殊情况实施的确认。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变更签证关。对于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特别是涉及到合同、以及预算中没有包括的费用和工程项目,要把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审核变更签证内容是否手续齐全,内容清楚完整,按相关程序和时间及时办理现场签证。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他原因,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或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施工单位通过合法程序和途径,要求业主偿还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费用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索赔内容有:由于物价上涨引起工程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产生的索赔;业主材料供应不及时或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索赔;由于业主的原因,造成施工临时中断或功效降低导致的材料费、设备费、人工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等。施工企业要加强索赔意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准备、图审、材料采购以及现场签证等多方面把关,从而有效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只有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才能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姜早龙.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6.

[2] 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0.

[3] 赵文博.浅议如何搞好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4] 陆家顺.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A].科学之友,2010,(09).

[5] 曲涛.贾春田等.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工程技术,2009,(16)

上一篇:浅谈专题地图中的色彩应用 下一篇: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