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与“我要学”的差别

时间:2022-06-28 02:15:09

公司的新员工陆续前来报到了。稚嫩的脸庞,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的神态,热情、礼貌、谦虚。一刹那间,我好像看到了刚开始工作的自己。四年前,我也是同样的状态,和一批年轻人,带着理想、激情和渴望,踏进现在的公司,某商业银行。但几年后,有些人离开,有些人升职,有些人还是在刚开始的位置。区区数载,生活刚刚揭幕,为何人生的轨迹却如离弦之箭,偏离中心,不可挽回?

如果你不记得细节,那么我来帮助你回忆。

还记得大学课堂上,每当高数老师说:题目有一种新的算法,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自己解答时,一些同学会说“我不会”,然后就放弃了,而另外一些同学却说“我要学”;

还记得大学活动中,学校里要策划举办那次“校园模拟招聘大赛”,老师召集同学们讨论活动方案,邀请某公司总经理,做大赛评委。A同学临阵脱逃,说“我不知道怎么邀请,请其他同学吧”,B同学说“我也没邀请过总经理,但是我学着去做吧。”

于是大学四年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重复了很多次之后,两人的差距就拉大了。后一种人往往实现了自己满意的人生目标,而前一种人则开始抱怨诸如“就业形势不好、学校不好、专业不好”或者“家里没有关系”等等。

我不排除现在的就业与学校、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学校的好坏、专业的差异确实影响就业;我也不排除出国读书、在很不错的单位工作与家里的经济情况、社会关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想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你自己,到底想不想学,想不想进步。

小张今年就本科毕业了,学的是物理科学专业。我和他在大学期间的一次户外旅行中认识。记得那时,他学习成绩很不错,喜欢钻研,也积极参与学校里的活动。傍晚的校园小路上时常看到他弹吉他。他来自江苏北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父母都是农民。有一次和他聊到将来,他说他想出国。当时我还觉得他在说梦话,因为物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本身就很模糊,而他的家庭也不能给他多少经济支持。未曾想到,接下来的两年他“消失”了,他的同学说他花很多时间学习,准备出国。他通过努力,先后申请了很多所美国的学校。正好有一个学校的教授想招一位助理,愿意提供经费。教授很认可他的学习精神,就录取了他。当他临行前与我道别的时候,我知道最开始自己的判断太过于主观了。

小龚是和我一起拿奖学金的学长,学的是材料物理专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广东某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很受上司和同事们赞赏。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半年后,他离职了,报考了当时在国内很少有人关注的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并应聘到汇丰银行深圳分行从事理财经理工作。三年后,又跳槽去了新加坡银行香港分行从事私人银行工作,成为当年那个奖学金圈子里第一个拿到百万年薪的人。上次见面,他告诉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发现自己的欠缺之处,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去不断学习,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小陈是我大学的好朋友,学的是生物技术。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戴德梁行深圳分公司工作。在这个世界顶尖的物业顾问公司里,高手云集,牛人辈出。进公司的第一年,他是公司最基层的行政人员,工作的内容就是把深圳市新楼盘的资料整理汇总录入数据库。工作内容枯燥、机械,在常人看来毫无创意和发展。但是,他利用休息的时间,去每一个楼盘实地查看,补充信息,完整楼盘资料。他和我开玩笑说“深圳的每一个厕所,我都知道具体的位置”。工作的第二年,他被派到新成立的东莞分公司做副经理。三年后,他离职去了和黄地产公司从事楼盘的销售工作,创造了单月销售额2.4亿元的记录。

记得,俞敏洪曾讲过一个段子。有同学和他说等到有很多钱的时候就去环球旅行,俞敏洪说“你真的想环球旅行的话,现在就可以上路,有一个碗和一支棍子就可以了”。中国的大学里面说“我不会”的人远多于说“我要学”的人,无数的人坐在教室里面听临毕业的学长介绍经验,但是行动却始终停留在期盼上。找工作时、工作中,很好的机会就因为你英语不好而错失,后悔莫及!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并且极其短暂,必须珍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努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一个人之所以能前进,就在于他赋予了自己生命的方向。无数的人都在抱怨自己命运不济,从而厌倦生活以及周围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但很少思考到,在自己身上有一种意识:“我不会”但“我要学”。

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四年,人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后面的岁月,差距会继续拉大。思维的差异在改变着世界,而你也许只有在别人提到新的奇迹的时候说“我和xx是同学”,但是你却记不得他的往事,也许当你在打游戏的时候,他正在图书馆看书。

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雪雨。” 职场进步,从淘汰自己开始。“我不会”但“我要学”,要不断学习,要让自己的能力、素质、技能与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相适应。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并不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只要你肯学,就有超越的机会,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上一篇:浅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措施 下一篇:关于洛伦兹力特点的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