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畅行绿道

时间:2022-06-28 01:27:07

低碳生活,畅行绿道

随着国内外绿道建设高潮期的到来,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21世纪的绿道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通道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现上将整个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不久的将来,绿道将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绿道

绿道是沿着河流、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慢行景观游憩线路,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地段的线性开敞空间。

绿道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00~1960)以景观轴线、林荫大道、公园道为主。这一时期还没有绿色通道这一概念,主要是欧洲一些景观轴线和林荫大道以及美国19世纪后期的公园道,它们为城市绿色通道提供了原型。第二阶段(1960~1985)的绿道,以休闲的绿色通道为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通道逐渐被机动车辆占据,步行者、骑车人迫切希望找到一些属于他们的安全通道。这一阶段绿色通道的重要特征就是徒步行走、骑车,远离机动车辆,包括沿着水路的绿色通道如河流、小溪、海岸、运河渠等。第三阶段(1985~今),主要建设多目标的绿色通道。人类技术的进步与价值观的改变促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发展,而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造成的景观破碎化加剧也促成了新的生态保护观,最终形成了多目标和多功能综合的绿色通道理念。

作为园林景观艺术与生活实用结合的绿道,有着如下特征:一是具备较强的自然特征,最直观的印象是绿道必须具备一定量的植被群落:二是其空间形态是线状的,在感观上,它给人以运动感,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重要体验:三是绿道具有相互关联性: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绿色通道以及公园道路必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且必须与周围的景观状况连接:四是绿色通道具有多功能性,这个特点,对于绿色通道规划设计目标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很难在同一绿色通道中很理想地实现所有的功能,但绿色通道中生态、文化、社会和休闲观赏的不同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五是绿色通道是一种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绿色通道协调了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保护了自然,而且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烟台市夹河绿道景观设计

夹河绿道位于烟台市夹河东岸芝罘区境内,主通道为夹河二级坝之上的河滨路,南起青年南路,北至幸福南路,全长约18公里,路面宽8米。绿道主体空间范围为夹河东岸至河滨东路之间的用地,总面积约377公顷。夹河东岸区片的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夹河绿道的概念,明确了夹河绿道是以生态绿带为骨架,构建空间多样、层次丰富的滨水岸线,串联形成“山、河、城、海、岛”的空间序列。

绿道总体设计目标

夹河绿道充分发挥区域版块整合、生态修复的作用,注重功能外延,建设以河滨路为主要游览线路,结合四个骑行环线以形成完备的慢行游览系统,从而将区域内各节点环路与景点、城市道路连续贯通。本案在自然资源整合、生态保育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具有生态修复、休闲游憩、栖息地保护、滨水区复兴、文化历史追忆等具有多重目标、多样生态体验的综合型绿道。

绿道节点设计

夹河绿道根据夹河东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及现场情况为依据,设计五种类型景观节点共16处。

1 入口型景观节点。分别设置青年南路及幸福南路南北绿道主入口,以营造开敞惬意、喜迎四方宾朋的入口景观。

2 滨水型景观节点。本节点中包含以下几个小景点:“渔人文化”围绕现有水塘,重点展现港城海洋文化的趣味与魅力,充满生态气息;“滨水小筑”以改善周围土壤状况,吸纳大量动植物为主题,并设计辅助亲水设施,增强人与自然可达性:“月牙湖”在控制规划中将此作为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以健康、低碳为主题,为区域内动植物提供栖息繁衍的滨水乐园。

3 湿地保育型景观节点“绿溪幽径”以水生植物群落的自然消长为主题,不进行人为干预,以展现大自然生命力。

4 基址改造型景观节点“绿荫小隐”原基址为工矿厂房,设计重点是恢复核心区的植被,为近邻的居住中心区业主、游人构建一处健身、休闲的场所。

5 景观重建类节点“生命展示”借助植物群落次生演替法则,从而将一处植物凋敝的碳厂基址逐步演替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植物群落核心区。

6 其它类景观节点“凭栏观景”构建了一处接山水、纳田林的开放空间,以体现“近水、远观、拥绿”的设计理念。

景观专题设计

景观专题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以及特殊景观需求而专门设计的景观点。烟台市夹河绿道共设6大景观专题,主要目的是解决绿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下穿道路及涵洞景观专题设计使其更好的融入绿道景观之中:对现有水渠进行的景观专题设计将水渠遗迹打造成绿道的标志性景观;对现有果园进行的景观专题设计将绿道引入果园,使废弃的果园景观得到修复,也为经营者带来经济收益;对杨树林进行的景观专题设计主要通过设置人工鸟笼、林间木栈道、林缘花境等景观节点以丰富杨树林的观赏性;对下穿木栈道的景观专题设计则在河滨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下穿木栈道,以保证绿道的安全和畅通。

绿化设计

将夹河绿道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植物景观段,春季时落英缤纷,杏花疏影;夏季时浓荫匝地,满目苍翠:秋季时层林尽染,漫天红遍;冬季红梅傲雪,青松挺拔。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夹河绿道共设置驿站6处,综合管理用房2处,此外,还设置了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及完备的绿道标识系统,以方便游人使用。

后记

绿道建设的意义,要坚持以保护培育为主,减少人为干扰,建设以林地、花海、湿地为主的自然风光带;对于局部退化区域,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手法,建设以低碳、健身为主的生态体验带:对于拆迁及环境破坏严重、植被薄弱带,以植物群落自身修复为主,重新构建稳定的动植物栖息地。

河滨路两侧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美化了绿道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整个绿道的生态价值,也给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对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烟台绿地建设的层次、弘扬夹河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提升夹河旅游价值等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上一篇:早春三月花草球根花卉组合(下) 下一篇:彩叶苗木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