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初探

时间:2022-06-27 11:15:5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初探

摘要:本文首先在回顾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介绍了工程造价相关理论并全面介绍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相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接着详尽分析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计算方法,并在最后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 全生命周期, 成本计算, 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参与国际惯例组织工程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逐渐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造价控制方法,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别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回顾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创立的.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使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这一名词的文献是英国的A. Gordon于1974年6月在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L概念的经济学”一文,以及1977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给出了初步的的概念和思想,指出了开展研究的方向和分析方法。90年代以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到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实际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软件研究;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影响集成研究。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理论及意义分析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同时它是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可以计算工程项目整个服务期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的、环境的所有成本,以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它也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在内的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其实,从3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使用的工程项目投资动态评价方法中都包含了项目生命周期成本思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全面的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决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备选方案评价等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中是有力的决策思想和支持工具,它可以指导建筑设计过程,根据计算所得的建设造价、运营维护成本及项目整个服务期的所有成本来确定设计方案,实现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合理的建材选择,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4].

如前所述,在一定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建造费用和运营与维护费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工程项目功能水平的提升,项目的建造费用增加,运营与维护费用降低.反之,工程项目的功能水平降低,其建造费用降低,但运营与维护费用就会增加.因此,当功能水平逐步提高时,生命周期费用=建造费用+运营与维护费用,呈马鞍型变化.由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对我国的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型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当从决策阶段开始,将一次性建设成本和未来的运营及维护成本综合加以考虑,取得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计算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计算是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下面将对两者进行深入论述。

1、分析步骤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步骤分为确定问题分析、分析方法、分析假设、预测计算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

(1)问题分析

对现有的方案确定、投资决策和初步设计选材等仅考虑建设期的初始资本成本进行分析,依照以往统计数据或专家经验判断,考虑使用期的各项成本要超出初始资本成本,提出分析引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建立公共的假设和参数

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常用到三类假设[5],分别为经济假设、工程学上的假设和其它假设,每种假设的内容如下:经济假设包括折现率、残值、市场价格的使用、研究周期、时间适应、能源上涨价格、基期和服务期;工程学上的假设包括项目设计生命期、材料服务生命期;其他假设包括成本和数据模型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确定相应的达到目标的可行的分析方法

采用未确知数学方法,估算各项成本,并转化为现值.根据现值,预测出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单价最可能区间[6].

(4)估计相关的成本和发生的时间.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中用到的共同的成本内容包括:

计算所有初始化投资成本,所有初始化成本都要以它们的全值加到LCCA(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是为了估价获得或运行一个项目、产或产品的在其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关的成本的一系列技术.)的总量中.计算所有未来运行成本.运行成本是年度成本,去掉维护和修理成本,包括在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多数这些成本与建筑物功能和保管服务有关.所有运行成本在加入LCCA总量之前要转化成现值.

所有日常维护和大修成本.所有养护和修理成本在加入LCCA总量之前应该转化成现值.

计算残值,这是在LCCA中唯一能出现负值的成本范畴.当估价的项目方案有不同的生命使用期时,一个设施或建筑物系统的剩余值表现的尤其重要.

(5)计算生命周期成本.

当所有有关的成本己经被建立并折现成现值,这些成本加总就成为生命周期总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初始化投资、运行、维护和修理、残值.

(6)根据成本计算结果,做出比较分析.

2、计算方法

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是通常是通过把每种成本的净现值加起来,并且减去例如残值等的现金流入的净现值.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的公式如下:

生命周期成本=初始化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只常维护成本+修理成本-残值

为计算分析方便起见,本文引用按照初始化建设成本、年度周期发生成本、

非年度周期发生的成本和残值来划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即:

NPV=Co+PWA×A+PWN×C—PWS×S

其中:

NPV:全生命周期成本净现值;

C.:初始建设成本;

A:年度周期发生的成本;

C:非年度周期发生的成本;

S:分析期末的残值;

r:折现率;

T:分析期;

f:非年度周期成本的频数;

n:非年度周期成本发生的次数;

四、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价方法

从追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场出发,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价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寿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把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2)将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进行权衡,以便确定研究的侧重点,从而使总费用更为经济:(3)再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研究.

由于寿命周期成本是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因此,对费用发生的时间顺序必须加以掌握.所以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五、结语

目前在我国的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三超”现象、“钓鱼工程”现象和“烂尾楼工程”现象.这些现象均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失控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建设项目投资本身具有的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体系.本文旨在探索搞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科学化,更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 任国强,尹贻林. 基丁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

[2] 任国强,董十波.公路养护项目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研究[D].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论坛论文集.2003(12) .

[3] 董士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经济师.2003(12) .

[4] 秦爱国.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1999(22) .

[5] Ki shk,M and A1_Hajj,A.A Fuzzy Approach to Model Subjeetivity In Life Cycle Costing[M].Proceedings of the BF2000 National Conference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in the BuiIt and Human Environment,9-i0,March,2000,The Universityof Salford.

[6] Dan M.Frangopol Hitoshi Furuta.Life—cycle Cost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Systems[M].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01.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探讨 下一篇:浅析配电线路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