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股市上的“规律”可信吗?

时间:2022-06-27 10:40:59

【摘要】连续七年,大盘的“1月效应”全部应验。 可能正是因为证券市场的起伏不定,人们才更想去发掘或总结出一些抓得住的、可预知的“规律”和“逻辑”来强化自己的判断根据。的确,股市上...

那些股市上的“规律”可信吗?

NOTE:

“冬炒煤,夏炒电”并不是股市金科玉律,这只是市场上的板块轮动。

根据美国总统选举年周期规律,大选周期第三年美股相对表现较优。与美国市场关联的其他投资市场也可能受益上涨。

世界杯这事对投资者的情绪和注意力多少有些影响,但这个期间市场未必因此而清淡,毕竟啤酒、可乐还有电视转播相关的股票会很火热。

因为交易结算机制不同,在国内股指期货交割日还真的不用那么担心股指会受挫下跌。

连续七年,大盘的“1月效应”全部应验。

可能正是因为证券市场的起伏不定,人们才更想去发掘或总结出一些抓得住的、可预知的“规律”和“逻辑”来强化自己的判断根据。的确,股市上流传着很多所谓的规律与魔咒,你信还是不信?

根据哈特定律:规律一旦被发现,经历一定时期的运用后就变为无效。也就是说,当一个规律被多数人熟知并应用,这个“规律”也就失效了。一个已知的简单道理是:股市中不存在人人可使用且必胜的方法。

虽然已经不再试图去复制一种所谓成功投资的诀窍,但市场上流传的这些有趣规律的论调还是忍不住让我们心动一下,至少好奇一下它们的来龙去脉或基本逻辑。就算不完全遵从,也该听听故事,以免遇见它的时候不知所措、不辨真伪。

我们这期梳理了几个比较有趣的“规律”,它们大多有历史统计根据或重要事件诱发,在准确率上的表现也不错,下面就来一探究竟。

股市也有“天气预报”?

有个市场上流传很广的“股市四季歌”,内容大概是说投资目标板块有个大致可循的规律,被编成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冬炒煤来夏炒电,五一十一旅游见;逢年过节有烟酒,两会环保新能源;航空造纸人民币,通胀保值就买地;战争黄金和军工,加息银行最受益;地震灾害炒水泥,工程机械亦可取;市场商品热追捧,上下游厂寻踪迹;年报季报细分析,其中自有颜如玉;国际股市能提气,政策风向细辨析。

类型:依据经济运行特性,归纳市场热点题材规律

可靠指数:

不得不说,这首诗对股市板块和题材轮动规律的总结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些道理,不仅提及了煤炭、电力、旅游、酿酒、航空、房地产、黄金、军工、银行、水泥、机械制造等板块特性,还提醒投资者要注意发掘细分龙头、关注年报行情与政策动向等。

背后逻辑:这是基于实体经济潜在的热点刺激,比如黄金周期间旅游产业收益会增加、节日效应带动酒饮料消费等。在这类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的刺激下,一般资本市场相应行业板块也会有所表现。

但仔细分析就要注意:其一,这些规律中涉及到的炒作主线,主要是一些短期的刺激因素,影响有强有弱,对整个板块的刺激强度也不同。比如去年“千年极寒”的说法也并未带来煤炭板块的行情。其二,时节不见得是影响板块的关键因素。比如,煤炭电力的季节需求因素年年发生,对股价的影响就会淡化。其三,资本市场表现不一定与实体经济同步,往往是超前兑现,甚至利好出尽变利空,适得其反。

实际是这样:如果在对应事件发生当月买入相应板块,在月末卖出,不管从行业绝对表现还是从行业与大盘的相对表现来看,“炒股四季歌”中所提到的投资策略并不一定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若有效基本是直接刺激,则上涨概率偏大。比如在最近三年内,发改委共计10次上调油价,9个调价月份内买入煤炭石油板块,均可获得正收益;而在近三年包括春节和中秋节在内的6个月里,有5个月酿酒食品板块出现上涨。然而,更多是涨跌互现。国信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杨高宇博士对此做过统计,供你参考。

投资建议:券商分析师大多表示,相关事件对相应板块构成利好,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对某些政策或突发事件能提升性质相似板块业绩的预期。当这种预期越强烈、实现的可能性才越大。加之,板块涨跌除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国家政策、资金面和行业因素的影响。对于个股投资者,还是需从公司业绩、成长性等多方面考虑,切忌跟风操作。

总统选举年周期

说到市场大周期,针对美股市场,有人总结出总统选举周期(Presidential election cycle),含义简言之,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一次,而股市会在总统上任后的四年任期内倾向不同的表现特性,往往在任期第三年股市收益率普遍较高。

类型:立足于选举政治的特性,总结出经济周期

可靠指数:

总统大选当年10月1日至翌年9月底界定为周期第一年,以奥巴马于2008年11月当选总统为例,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便界定为周期第一年;而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的9月底为选举周期第二年;以此类推。根据历年美股数据,美国股市较为瞩目及投机值博率较高的是周期的第三年,因为美股有最为突出的升幅。于是,就有人判断在周期第三年买入美股的胜算甚高,能有较高的回报率。

背后逻辑:大致是股票价格会在新总统当选后下跌,因为新总统上台后将采取一些不受欢迎的方法来克服经济问题;但随着任期尾声的到来和下一个选举期的临近,经济一般会有强劲表现,所以在周期的第三年股市表现也很突出。至少在理论的层面,这种周期规律的总结是站得住脚的:总统为了谋求连任,或是让自己的接班人入主白宫,会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其中包括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提振,以确保后者在大选之日能一派繁荣。从选举政治的理论上说,选民在投票时也是参考当下的经济环境满意度。所以到了总统任期第三年,联邦储备委员会多数会配合总统准备下届大选,制造一些升平气氛,例如增加货币供应刺激就业市场等。这些措施会间接或直接利好股市。

实际是这样:准确率高达95%,符合统计学规律的要求。

由数据统计可知,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创建至今,总统任期的四年中,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分别是6.0%、4.7%、12.5%和7.6%。1940年至今,这四个数字分别是4.5%、5.6%、16.5%和3.7%。道指创建至今的年平均回报率为7.7%,而1940年至今为7.5%,任期第三年的回报率显然都高于平均值。过去近九十年的数据也显示,标普500指数和道指仅于周期第三年出现过一次和两次的下跌(最近一次是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统计表明恒生指数、MSCI环球指数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确实在美国选举周期第三年有相对较高的平均回报。

投资建议:值得留意的是,这里的分析是基于过去的历史表现推算出来的。历史能否简单重演谁也无法保证。恒太证券的一名分析师指出,这个规律本质上还是在说宏观经济形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经济刺激的深度和广度,具体实施效果也要看当时的经济大环境。所以就算不到选举的第三年,比如2010年9月之前属于周期的第二年,在奥巴马经济复苏计划的带动下,美股依然有不错的表现,在第三年虽然一路走高,但是美债危机爆发后还是应声回落。理清本质你可能就不会因为这个理论而盲目行动了。

一遇世界杯,市场就“悲情”?

类似的事件刺激规律,还关乎广大球迷的重要盛典―世界杯。足球和股市,原本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却纠葛出一个“世界杯魔咒”。“世界杯魔咒”指的是世界杯期间股市会出现的下跌走势。虽然说世界杯与股市并无利害冲突,但这一“规律”常在股市出现却是客观事实。

类型: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影响投资情绪

可靠指数:

历史表现:统计显示,在过去14届世界杯举办的月份,仅有3次全球股市上涨,下跌概率为78.57%。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世界杯期间股市低迷同样是大概率事件。拿过去的4届世界杯来说,沪深股市基本都出现了下跌:1994年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从527点跌至413点,跌幅达21.63%;1998年世界杯前后,上证指数从1422点跌至1360点,跌幅为4.36%;2002年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自1515点下跌到1455点;2006年是股市的牛年,但因为世界杯的到来,股指一度回调,从1695点下跌到1512点,上演了四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2010年在6月11日至7月12日的1个月时间里,全球股市多数走软,主要股指跌幅不一,上证指数也下滑了近80个点位,并且还有单日4.27%的跌幅。

可靠逻辑:赛事越精彩,股市越低迷?对此的唯一解释可能还真在于足球的魅力。世界杯吸引了球迷投资者的注意力,甚至基金期货经理们也可能来个“6月休假”,放下手中报告,眼神也不在蜡烛K线中而是跟随绿茵赛场的kick in去了。

实际是这样:宏源证券的一名分析师表示,将股市走势与世界杯结合在一起未免过于牵强,就股市来说,决定其走势的还是市场基本面本身。有的时候可能问题出在前面的总统周期里―世界杯总是在四年周期里的低潮。如果有这个“世界悲情”,你还可以说奥运周期,欧洲杯周期―这可是都能带来规律的。不过,他也表示,2010年4月中旬以来股市连续下跌,投资者亏损严重,市场人气涣散。因此也不排除世界杯会转移大部分股民的精力和兴趣,造成市场交投清淡。

投资建议:虽然市场情绪的力量不可低估,但所谓魔咒的影响只是短期的,最终影响资本市场的还是宏观经济、国家政策、供需状况这些基本面层次上的东西。世界杯对资本市场来说只是个阶段性的小花絮,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影响。换个角度想,国际性大事件当然会带来其他效应。比如就有“世界杯概念股”,大概分三类,一类是食品饮料板块,比如啤酒、可乐;第二类是和赛事转播有关的股票,包括家电类、传媒类股票;第三类是体育类股票。所以,在狂热的时候也要尽力冷静一点,不要忽略闪光的细节。

“交割日魔咒”来不来?

所谓“交割日魔咒”,是指在股指期货结算日当天,期货和现货的成交量和波动率都会显著增加,两个市场收敛效应下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现货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类型:产品交易机制导致投机市场表现

可靠指数:压根不可靠!

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正式上市交易以来,也变成一件每月要面对的事情。你可能对新闻上股指交割日魔咒兑现或者未现的字眼很惶恐。其实,弄懂其中原委就不必过于忧心。

其产生原因是,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套利交易、移仓交易都会在同一天发生,造成现货市场波动。从各国和各地区股指期货历史上看,海外市场这种交割日效应明显。中国股指期货交割日是每个月的第三个周五,遇节假日顺延,也始终伴随着对每份合约交割日股指下跌的担忧之声。

背后逻辑:宏源期货的一位分析师介绍,如果期货到期日现货市场出现大跌,往往有两个原因。一是资金通过打压或拉抬现货指数以扩大期货头寸盈利,二是套利资金获利了结,卖出现货,平仓期货。但前者要求有大量持仓,后者要求有大量套利资金。海外市场到期日效应明显,因为它们是用现货收盘前20分钟价格平均出来的结算价。例如美国推出股指期货之初,其合约到期日设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交易日,这与美国股票投资机构进行季度业绩结算的日子相重叠,本身就是一个成交比较异常的交易日。更重要的是,美国股指期货的到期交割结算价为现货市场特定时点的指数价位,期货持仓者为了使自己的头寸处于有利位置而对股票指数进行刻意干预和操纵。这样的交易机制下,一个时点的股票指数当然就容易被影响。

实际是这样:中金所规定的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是现货市场最后2个小时所有指数点的算术平均价,要去影响这个平均数难度是非常高的,因此利用交割日波动操纵市场的可能性不大。而国际市场上随着股指期货的不断发展,交割制度逐渐完善,价格结算价由特殊时点上的股票指数转变为一段时间内的股指平均值,因主动干预引起的股市波动逐渐减少。

投资建议:投资者对国内的交割日效应真的不必太忧心。

统计规律:1月效应

1月效应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股市走势的一种惯常现象,指1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而且会比其他月份为高。由于年终报表效应、过节效应的累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股市上,1月效应十分显著。由于中国传统春节都是在偏后的1至2月,我国股市并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但这个规律进而演变成,大盘1月涨,则全年涨;1月跌,则全年跌。

类型:纯属统计惯常结果

可靠指数:

历史统计:1月行情与全年行情的同向概率高达80.95%!

梳理历史走势情况,中国股市1991年至2011年间,1月实现上涨的11个年度中,有9次全年指数也为上涨;而1月下跌的10个年度中,有8次全年指数也下跌。而自2005年至2011年的七年间,大盘的“1月效应”全部应验(见下图)。2012年1月是上涨收红。

背后逻辑:虽然一定意义上“春节红包”行情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根本无法主导一年的走势与振幅,同样连历史数据也证明,1月的涨跌幅不能决定全年的涨幅或者跌幅大小。这种纯属对过去历史数据的统计,无法预测未来。

投资建议:这条非正式、不负责的行情预判逻辑更多的是心理安慰,带有点娱乐意味,操作上你就不要动什么心思了。

说了那么多条规律,并不是希望你完全遵循着去实施,相比之下,如何判断这些所谓“规律”的背后逻辑其实更有意义。最后,我们还是得重申一下价值投资立场,不论如何,你要根据具体的市场环境去研究你的价值标的。

上一篇:80后副总裁 下一篇:2012,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