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本对话 提升有效阅读

时间:2022-06-27 10:28:49

注重文本对话 提升有效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双有力的翅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在平等对话中,读懂作者的心声,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悸动。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创设情境,是走进文本的前提条件。目的是把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以情入境,以境导情,情境交融,相辅相成。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导入新课时形成,也可以借学生的问题衍生。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发了学习兴趣,认知系统自然高效运转,走进文本,有效阅读就有保障了。如我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生动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

二、激发思维,创设文本

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在文本中作者有意无意留下了许多未定性的意蕴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创造出溶注于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发现文本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如:《凡卡》中,我提出的问题:1.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2.收到信后爷爷能将凡卡接回去吗?3.接回去后凡卡的生活就幸福吗?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一番独立地探求,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我抓住学生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使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使学生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联系生活,体验文本

文本阅读离不开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察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1.体会文本中描述的生活 课本选文是经典之作,凝聚着人类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既是作者的,又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教师要适当选择情感触发点,引导学生体验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要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本中描述的生活,才能读文悟意。《凡卡》这篇小说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期,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写得真实感人。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了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把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其时代背景、人物身份、故事内容都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让学生在时间、空间上都会产生距离感,对生活在当今十几岁的小学生而言,是无法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和他这种深刻的情感有真切体验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将人物形象“标签化”、文章主旨“政治化”。基于这一想法,我展出一系列沙皇俄国黑暗统治时期的人们生活、学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真切地体会文本描述的生活,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得出凡卡是不幸的,但他在苦难中仍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品质。最后总结出:假如你身在凡卡的时代,你又会如何呢?今天的你衣、食、住、行都不用愁,还有大家对你的爱,你是幸福的,要学会珍惜。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实际,体会文本中描述的生活这片沃土,才能更好地发芽,开花,结果。

2.感受现实中存在的生活 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语文教学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让学生在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感受现实中存在的生活。《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一位父亲坚定信念,历尽艰辛,用了38小时,徒手挖掘,就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阿曼达和他幸存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从孩子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孩子们被这位伟大的父亲的伟大举动所震撼。我接着引导:这么伟大的父爱不仅在书上,现实生活中你们的父母都是一样爱着你们的,你能回忆一下吗?“下雨时,父亲打着的雨伞总是遮着我,自己却淋着雨。”“吃饭时,母亲总是先挑着鱼肉给我吃,自己再吃剩下的。”“全家人看电视时,父母都让着频道给我看,他们不看电视只看我。”这就是父母对子女那浓浓的爱,一切尽在不言中。细想想,身边还有很多平凡的幸福,我们拥有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可贵!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本。

总之,阅读教学要做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就必定会乐趣无穷而精彩纷呈!让我们的学生插上“对话文本”的翅膀,这是一种润物无声却又浸润心灵的有效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高作小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重要性 下一篇:直燃式焚烧炉改造经验体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