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06-27 09:11:30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策略探讨

留守儿童在中国数量庞大,但其养成教育问题却十分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列举出留守儿童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校在《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习惯的策略。

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此时,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或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却留在农村生活,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调查显示,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养成教育中存在严重问题,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均需要学校给予及时有效的教育。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小学生品德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偏低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但在儿童眼中,父母即使文化水平低,一样可以打工挣钱养活在农村的一家老小。所以许多孩子会认为,学习对于改善生活来说并没有多大作用,致使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加之父母不在身边,监管不力,学习成绩都较差。有数据显示,农村优等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小,而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偏低。

(二)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主要教养者的教育无法及时跟上,许多儿童逐渐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主要表现为不讲卫生、爱说脏话、爱吃零食、乱花钱、不认真完成作业等等。

(三)性格发展不健全

性格特点在儿童的前15年左右已经形成,主要教养者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父爱与母爱的缺失可能会在儿童心灵上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性格形成。许多问题儿童及青少年行为问题都在留守儿童中较为高发。笔者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不自信、不合群、不爱与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一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

二、做好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策略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德育是教育的重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到第一重要的位置来开展工作。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这门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综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会社会性发展。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注重“疏导”,切忌“禁止”

由于父母时常不在身边,许多留守儿童的行为可能会由于他们暂时迷失方向而做得有些“出格”。而这些孩子的心理较为脆弱,承受挫折和批评的能力不强。老师在他们犯错时,应及时给予包容和理解,而不是禁止、围堵、粗暴的反对他们。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往往是犯错多,但不讨人喜欢的群体。这样的孩子如果再缺乏老师的关怀,很容易就走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关怀,例如多多与学生谈心,适当家访,了解学生的需要,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给予巧妙的纠正。比如,可以安排抽烟、酗酒的学生参与“抽烟、酗酒危害普及”的社区宣传栏的编写,让学生自己了解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让他们自觉自动的改掉坏习惯。

(二)注重培养儿童养成规则意识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一个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需要认识到万事万物均有规则,才能在规则内享受充分的自由。老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体会到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不仅游戏有规则,学校有规则,生活也是有规则的,社会上更需要遵守各种规则。

(三)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学生不参与课堂,教育就无法实施起效。让学生进入课堂中来,认真与老师进行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育中吸收先进观点,学会更有效的行为处理方式。这就需要老师注重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尽量开发有趣新颖的教学活动,如比赛、课外参观、演出、义务劳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加入课堂教育,老师一方面可以与学生充分交流,以了解学生真正需要教育的入口;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一边玩儿一边有所感悟,逐渐也就会产生看得见的变化。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中不乏优秀者。这些孩子天真烂漫,不应因为父母的缺失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教学中,老师需要重视品德教育,以良好的学校教育来弥补学生在家庭教养方面的欠缺。《品德与社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该课程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给留守儿童以足够关爱,让他们顺利的健康茁壮成长。

【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金龙镇金鼎小学 重庆】

上一篇:新课标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如何构建谈心式对话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