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技术研究

时间:2022-06-27 08:56:12

浅埋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浅埋隧道下穿公路施工,其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流程,文章所举的例子,为新建厦深铁路12标重点工程―红棉隧道,笔者将基于工程实际情况,深入剖析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方法,旨在为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浅埋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技术

1.红棉隧道施工背景概况

红棉隧道位于深圳龙岗横岗镇,属于新建厦深铁路12标重点工程,平均埋深3.45m,总长度1.41km,其中下穿盐排高速公路的隧道段长度52.4m。盐排高速为盐田港疏港高速,主要通行重载集装箱货车。红棉隧道下穿盐排高速公路的平面位置情况,见下图1:

红棉隧道下穿盐排高速公路段,为剥蚀丘陵区,自然坡度在20-40°之间,隧道洞身以全破碎全风化岩为主,埋深浅,其中最小仅为2.5m,而且需要穿越复杂的地下构造物,具有比较高的施工风险。

另外,盐排高速属于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其中不乏超载的运输车辆,该区段施工时,必须与公路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拟定充分的交通疏解预案,并以谨慎的施工态度,实施全程密切监控,兼顾交通正常和施工安全。据笔者现场观察,现场主要的交通工具为重型货车,巨大的承载荷载,影响隧道的安全开挖,需要在开外区域周围,做好车辆引流工作,或者以限速通行等方法,尽量降低开挖段的交通荷载量。

2.红棉隧道下穿盐排高速公路段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2.1地表水处理技术

在基坑的,地表积水随时可能涌入坑内,波及基坑的稳定性,笔者建议在施工之前,将截水天沟,布置在边仰坡开挖线3-5m范围外,将地表水引流至盐排高速公路的侧沟,另外根据当地的降雨特征,确定内涝水位最高值,并以此作为基准高度,在基坑的周围砌筑挡水墙和临时排水沟,有利于坡面积水的引排,减少地表水在基坑内部的汇集量,是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

2.2框架桥施工技术

考虑到红棉隧道下穿盐排高速公路段,日常交通量比较大,而频繁的重荷载作用,必然影响隧道的开挖完全。对此笔者认为:在下穿之前,要提前布置框架桥,作为盐排高速公路交通重荷的承载体。

为保证框架桥施工时处于无荷载状态,期间必须进行交通疏解。具体的做法是按照双向四车道的通行原则,在封闭中央隔离带的同时,设置两处临时车道,同时封闭第8车道和第9车道,同时利用16mm的厚钢板,对第9车道的路面进行加固。

在做好交通疏解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布置框架桥。框架桥由厚度0.8m、长度20m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和厚度1m混凝土连续墙组成,连续墙为盖板两边的基础结构,平均深度为23.78m,均采用C35水下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P10,而在箱涵与沥青路面的衔接位置,则采用了C15素砼过渡板。框架桥平面布置情况,见下图2:

2.3围护结施工技术

正常情况下,维护结构的施工,要求兼顾基坑的深度、结构的类型、结构的荷载等主客观条件,紧扣基坑抗变形和内支撑等稳定性要求。根据红棉隧道下穿盐排高速通路区段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明挖段基坑的深度和宽度情况,笔者建议以“内支撑、换撑、混凝土盖板、连续墙”构筑围护结构,其中内支撑分为两道,均为φ609钢支撑,壁厚均为16mm;地下连续墙主材选用C35水下混凝土,导墙则选用C20混凝土,钢筋有HPB300级和HRB400级两种,钢板为H型钢。

关于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参数,结构自重、水土侧压力、地面超载为主要参数,其中钢筋砼在整个结构中重量比例最大,可按照25kN/m?计算;水土侧压力,除了粘性土水土核算,其他类型的土层,以水土分算;地面超载以20kpa计算。在明确这些参数的基础上,笔者模拟红棉隧道开挖与支撑施工的全程,依次计算其结构内力,具体详见下图3:

按照以上的模型计算,可确定下穿盐排高速公路段桩身的各项施工参数为:

①水平位移最大值:16.6m;

②弯矩最大值:1102kN・m;

③支撑轴力最大值2000kN;

④稳定性检验:整体检验系数为2.07;抗倾覆检验系数为2.3。

从这些参数推算,这种结构模式的围护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红棉隧道支撑轴力、桩移变形等要求。基于这些参数布置施工任务:在测量放线后,利用挖掘机和人工开挖手段,布置导墙的基坑,在基坑底部硬化之后,依次安装墙体模板、绑扎墙体钢筋、墙体浇筑混凝土、施做翼板钢筋和混凝土,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后,再拆模加方木和洒水养护。

1)施工前准备。本次施工,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笔者建议在施工前认真检查各种机具设备的情况,再结合上图的结构情况,仔细测量控制桩点,确定具体的连续墙轴线和导墙样线位置,同时调查周围的地下管线情况,对于交叉影响的管线,必须做好醒目标志,在安全技术交底时予以重点强调。

2)导墙基槽开挖。连续墙深度为23.4m,开挖深度1.5m,由于开挖点的土体,基本为回填土,因此可直接以垂直方式进行开挖,但为避免破坏周边地下管线,笔者建议以探槽方式辅助,在确定没有地下管线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够利用挖掘机开挖,如果遇到管线,则做好地下管线保护工作,在管线周围1.5范围内,以人工方式开挖,最后包括清底、夯填、整平等作业,同样需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在成槽时,遇到比较坚硬的地层,当液压成槽设备和人工开挖方式无法满足时,需改用冲击钻机,并借助方形锤辅助修槽。其中液压成槽设计的施工,重点控制抓斗中心与槽段中心的一致,正常提起抓斗高度为80cm,根据土质坚硬程度控制冲击频率,但在起斗时不宜太快,且在出泥浆面之后,需快速将泥浆回灌,至少高于导墙顶部的300mm。至于冲击钻施工,现场以6m作为槽段标准长度,分别每个槽段上,依次布置孔位,然后按照孔位顺序冲孔、返浆和修整孔壁,同时控制好钻孔的垂直度。在此值得一提的时,地下连续墙的嵌岩深度,与岩样和设计深度等有关,需在监理工程师确认之后,方可完成终槽验收。

上一篇:试析路桥工程的监理难点及完善措施 下一篇: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