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以“柔”治天下

时间:2022-06-27 07:10:47

中兴皇帝刘秀个头不高,只有七尺三寸,相对于他那个时代八尺以上的伟男标准,只能算个“轻量级”,但轻量级的他却有着重量级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治国平天下的高手,而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牛背皇帝”

刘秀最初跟随大哥刘演造反的时候,队伍装备相当差,战马少得可怜,常有一些军官为争抢军马而弄得面红耳赤。也难怪,物以稀为贵,在特别看重等级的当时,拥有了稀缺的坐骑,无疑就拥有了尊贵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引得军中那些要面子之人趋之若鹜,生怕矮人一等。然而此时的刘秀却是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做派。这位二当家的表现相当绅士,不仅不去争,还主动让出属于自己的战马,尔后独辟蹊径,给众人玩了一把另类――把起兵前卖谷用的一头黄牛牵来当自己的坐骑,一点不为此感到难堪,还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便是刘秀――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牛背皇帝”。从这时起,这个名字中带“秀”的东汉开国皇帝不断有超凡脱俗的“魅力秀”呈献世人。

善待功臣

出于集权的需要,刘秀以高爵厚禄解除了一些开国功臣的实权,但对他们的功劳却念念不忘。一次,刘秀与众功臣欢宴,席间他有意发问:“诸位如果不是跟我一起打天下,你们自己估量一下现在能得到哪种爵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第一个回答说:“我可以做个郡文学博士。”刘秀说:“太谦虚了,你是世家子弟,何愁做个掾功曹?”轮到马武时,马武说:“我可以做个捉拿盗贼的尉。”刘秀一听笑着挖苦道:“捉拿盗贼?你只要不做盗贼被捉住,再能当上一个小亭长就很不错了。”一句话,引来满座哄笑。刘秀通过这种近乎玩笑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君臣氛围,巧妙而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功臣们的感念和关怀,但同时也丢给功臣们一句需要用心玩味的潜台词:不是跟了我,哪有你们的今天?诸位该知足了!这种手腕,较之汉高祖刘邦对待功臣的做法,实用性毫不逊色,而艺术性显然高了一个档次。

化敌为友

刘秀善待功臣,对仇人也不缺气量,他与朱鲔的一段恩怨就很有代表性。朱鲔原是绿林军将领,更始帝刘玄称帝时,拜为大司马。刘玄杀害刘演,朱鲔是主谋之一,对刘秀负有杀兄之仇。刘秀称帝后,率大军攻打朱鲔镇守的洛阳,3个月没有打下,便派与朱鲔交情不薄的大将岑彭劝降朱鲔。朱鲔深知自己罪孽不轻,料难得到刘秀宽恕,因此顾虑重重。岑彭返回刘秀大营,向刘秀说了朱鲔的心思。刘秀听后淡然一笑说:欲建大事者,岂能记人小怨?朱将军若肯献城来降,官爵均可保留,何谈诛伐?见岑彭将信将疑,就抬手指着黄河说:我以河水为誓,决不食言!

岑彭策马返回洛阳城下,把刘秀的话一五一十转告朱鲔。经过几天深思熟虑,朱鲔终于动了归降之心,为探虚实,自缚其身,由岑彭带至刘秀营帐。刘秀见二人来到,急忙起身相迎,并亲手为朱鲔解去绳缚。朱鲔跪拜道:臣有罪,望陛下宽恕。刘秀的回话简直令朱鲔不敢相信,他扶起朱鲔平静地说:为主尽忠,何罪之有?请将军再不要这样说。随后设下酒宴,与朱鲔同饮。席间,刘秀面对仇人谈笑风生,如同知己一般,令朱鲔大为汗颜。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割据陇右的西州上将军隗嚣想要归顺刘秀,就派他的爱将马援前往刘秀营中打探虚实。刘秀一反升堂坐殿的常规,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接见这位特殊的使者。他身着便服,独自一人坐在宣德殿的廊屋里,让一个宦官引着马援来见他。刘秀的目的显然是在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以拉近二人的距离。这正是刘秀擅长的手段,且屡试不爽。一见面,不等马援开口,刘秀就先来了一个高姿态:贵客游历于两个皇帝之间,见多识广,今天见到您,深感惭愧。这种场面和形式令马援大惑不解,但他毕竟见过世面,遂将了刘秀一军:我从远方来,陛下见我连卫士都没设,不怕我是刺客吗?不想刘秀却甩给他一个“秀式”幽默:你不会是刺客,只是个说客罢了。

这次会面,马援彻底为刘秀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认为刘秀正像当年的汉高祖,是真正的帝王。不久他就脱离隗嚣,归服了刘秀,并屡立战功,被刘秀委以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来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对部下宽容理解

可贵的是,刘秀的大度不仅仅只对有级别的高官,普通的小吏、逸民同样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刘秀兴趣爱好不多,打猎是他难得的一项业余爱好。一次,刘秀外出打猎,尽兴而归时已至深夜,想就近从上东门进城,不料被守城门的郅恽拒之门外,任手下的如何解释,城门就是不开。刘秀没办法,只好绕到中东门进了城。第二天,未等刘秀问罪,这位吃了豹子胆的守门小吏又放肆一回,他上书刘秀,指责刘秀只图自己痛快,游猎山林,夜以继日,全然不考虑对江山社稷的影响。小吏的肆无忌惮让刘秀吃惊不小,他看了奏章后什么也没说,只是下了一道谕令。结果郅恽得到了100匹布的奖赏,而放刘秀进城的中东门侯则被贬为参封县尉。这件事,让刘秀记住了较真儿的郅恽,后来还让他做了太子刘强(后废)的殿中侍讲。

反其道而行之是刘秀的拿手好戏。别的君主都以严刑重典治天下,他却以“柔”治天下,果然收到以柔克刚的奇效。在为自己选择归宿地――原陵的问题上,这位“另类”皇帝也不忘给世人奉献最后一个意外,他一反帝王选陵常规,不在邙山岭与其他帝陵为邻,而是单独葬于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呈“枕河蹬山”之势,为后世留下一个未解之谜。(摘自《文史天地》)

上一篇:把握未来 掌握主动 下一篇:齐桓公:享受人性弱点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