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时间:2022-06-27 01:13:04

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院校162名在校护理本科男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男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主要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和觉得当护士低人一等是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在校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回归分析;学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1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本科教育在国内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护理本科男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传统观念和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将来的工作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于2007年5月对3所院校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福建与湖北3所高等院校护理学本科专业男生162名,其中一年级学生81名(50.0%),二年级52名(32.1%),三年级29名(17.9%);独生子女23名(14.2%),非独生子女139名(85.8%);学生来源为城市33名(20.4%),农村129名(79.6%)。年龄(19.8±1.2)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其效度系数为0.77~0.99[2]。因子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本次调查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查为阳性[1]。其中SCL-90中任一因子得分≥3分,表明有明显的心理问题。(2)自行设计问卷,包括8项一般情况和14项对护理专业的态度。问卷经6位专家评估修改。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统一指导语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和填表方法,调查表当场收回。发出问卷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99.39%。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u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LSD-t检验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等处理。

2 结果

2.1 SCL-90评定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3]比较 在校护理本科男生检出阳性79人(48.8%),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有20人(12.3%)。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均高于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专业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见表2。

男护生中对专业的主要态度依次为不满意(60.5%)、非自愿报考专业(85.8%)、担心就业问题(43.8%)、缺乏发展空间(63.6%)、难于承受舆论压力(56.8%)。

以筛查出阳性的79人判定为有心理问题(记为1),其余为正常(记为0),作为因变量;以12项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后有2个变量进入方程(模型似然比检验中的Model项χ2=12.096,P=0.002,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与张运生[4]研究一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在人们印象中是一种不被看好的专业,特别是对男生来说,100%男护生认为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是使他们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5]。由于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选择护理专业就读大都非出于自愿,并由此产生心理困惑。本次调查也发现,只有23名(14.2%)男生是自愿报考护理专业;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对发生心理问题有保护作用(OR值为0.282)。

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觉得当护士低人一等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男护生感觉当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且无职业成就感。多方面调查显示,社会地位低、就业待遇低、无职业成就感、工作性质、晋升机会少、工作环境差等也是促使男护士离开护理岗位的原因[6]。

心理健康是医学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7]。加强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为促进男护生的心理健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专业价值观的教育。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事业发展前景及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邀请优秀护理前辈以身示教,讲述其先进事迹和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开展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比赛等职业素质培养活动,增添课余乐趣,增强男护生正确的职业信念和对前途的信心。(2)提高男护生应对压力的能力。男生具有性格直率、胆大、心胸开阔等特点,要指导学生通过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善于采取科学的方式如体育活动、交友、娱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各司其责,多角度地开展关爱男护生成长的教育活动,提高男护生的社会支持水平,维护男护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其健康的心理水平。

4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增刊):118-121.

[2] 张明岛,陈福国.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7-138.

[3] 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4] 张运生.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1(3):7-88.

[5] 张颖,郑蔚颖.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护理研究,2004,18(10):1 775-1 776.

[6] 霍健梅,胡宪法.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其改善对策.护理学报,2006,13(5):22-24.

[7] 胡建利,方益荣,张金国,等.安徽省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43-44.

(收稿日期:2007-09-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某高校空乘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下一篇:肥胖中学生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