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膜外吗啡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27 12:00:49

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膜外吗啡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膜外吗啡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6月~12月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60例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均给予腰硬联合阻滞,分别于术前30min、用药后12h及24h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和40 mg帕瑞昔布钠,术后均采用吗啡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分析术后48h内的PCEA总按压、有效按压次数及吗啡用量,采用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评价术后6、12、18、24h的舒适度并记录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PCEA总按压、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吗啡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BCS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硬膜外吗啡;妇科患者;术后镇痛

术后疼痛是妇科手术的常见术后反应, 在给患者带来疼痛的同时,还可引起患者焦虑等负面情况,是术后镇痛急需解决的难题[1]。研究指出炎症反应在术后疼痛发生中起作用,而针对炎症反应的抗炎药物可缓解术后疼痛,如氟比洛芬、帕瑞昔布钠等[2]。故本研究在给予患者术后吗啡PECA时,在术前及用药后12h及24h给予帕瑞昔布钠,在降低术后疼痛上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本院2013年6月~12月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22~54岁,平均年龄为(45.2±9.5)岁,体重为(56.1±7.3)kg,身高为(157.4±15.2)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23例;麻醉时间为(144.5±25.8)min,手术时间为(112.7±31.5)min, 晶体入液量为(1225±169)ml,尿量为(197±72)ml。将60例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44.7±10.1)岁,体重为(56.6±8.2)kg,身高为(155.8±16.3)cm,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11例;麻醉时间为(146.3±29.2)min,手术时间为(108.5±28.4)min,晶体入液量为(1271±183)ml,尿量为(201±87)ml。观察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47.5±8.2)岁,体重为(55.8±7.7)kg,身高为(158.0±15.9)cm,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2例;麻醉时间为(138.5±31.7)min,手术时间为(114.3±33.6)min, 晶体入液量为(1194±186)ml,尿量为(188±99)ml。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阻滞,分别于术前30min、用药后12h及24h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和40 mg帕瑞昔布钠,手术结束前30min硬膜外给予负荷量吗啡2mg,术后均采用吗啡PCEA,术后维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3分。

1.3 评价指标 分析术后48h内的PCEA总按压、有效按压次数及吗啡用量,采用舒适度评分(BCS)评价术后6、12、18、24h的舒适度并记录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Windows 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恶心呕吐发生率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的吗啡PECA情况 对照组的PEC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9.3±2.5)次和(4.7±0.9)次,吗啡用量为(15.6±2.7)mg,观察组的PEC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6.7±1.8)次和(2.9±0.5)次,吗啡用量为(10.5±1.8)mg,观察组的PEC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吗啡用量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术后的BCS评分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6h、12h、18h的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胃肠功能情况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16.7%(5/30),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和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炎症反应对术后镇痛效果有一定影响,而针对炎症反应的措施可改善多种术后镇痛效果。帕瑞昔布钠是一种常用抗炎药物,也是唯一一种可用于静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 COX-2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抗炎和镇痛效果[2,3]。同时,由于该药具有对肾脏、胃黏膜及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少的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3]。同时该药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相关副作用,并可增加术后镇痛的效果,从而达到多模式协同镇痛的效果。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组织损伤后,可引起末捎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变化(敏化),痛闭降低,对正常本不致痛的刺激却能引发疼痛,或对正常致痛刺激,引起异常的痛反应。疼痛程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创伤与手术均可导致此情况发生。但是,如果能在伤害性刺激出现前,或伤害性刺激出现后的较早期,预先采取消除伤害性疼痛刺激传人的治疗措施,则可预防和减轻甚至消除疼痛的发生,相应地由疼痛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也会大大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会显著降低。此种方法,称为"超前镇痛"或"优先镇痛"。临床上已充分证实,在疼痛刺激之前或即刻,超前或优先给予镇痛治疗,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可消除应激反应对全身的不利影响,使患者睡眠与进食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营养得到改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减低,使患者的康复过程平顺且住院时间缩短。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作用于分钟机制的不同时相和不同靶位以减少外周和中枢敏化,以期实现平衡镇痛,减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不利影响,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和术后患者的康复 [4]。

近年来,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理念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4]。本研究在术前30min、用药后12、24h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处理,发现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PCEA总按压、有效按压次数较少,吗啡用量较少,主要与帕瑞昔布钠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可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本研究还分析了观察组的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帕瑞昔布钠还可提高术后舒适度,进一步表明该药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吗啡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主要与帕瑞昔布钠降低吗啡用量有关,同时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无差异,提示帕瑞昔布钠的不良反应低,患者可耐受,可用于妇科术后镇痛。

综上所述,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膜外吗啡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可耐受,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莹,陈彦青,戴双波等.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妇科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90-692.

[2] 陈广柱,潘学武,孙宝文等.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高龄患者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38-1539.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3.07.023.

[3] 张毅,张琴.帕瑞昔布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和B超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于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4):419-423.

[4] 夏芹,叶,汪汐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815.编辑/王海静

上一篇: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急诊宫腔镜诊治急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