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尹楚珍验明正身

时间:2022-06-27 11:25:21

《百家讲坛》里的纪连海老师在讲和|时,谈到了当年敢与不可一世的和|大人叫板的尹壮图。他说:“尹壮图,字楚珍,云南昆明人……”我顿感疑惑。印象里尹壮图是云南蒙自人呀,以前还在云南祥云县文管所见过他的书画作品,简介里写的是云南蒙自人。我翻阅了具有权威性的《清史稿》。《清史稿》322卷里这样记叙:“尹壮图,字楚珍,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三十九年,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转京畿道。三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难道我记错了,我开始犯嘀咕。我拜访了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他们也是参考了众多云南乡土材料,包括《蒙自县志》等古籍得出尹壮图乃蒙自人氏一说。2007年春节,我借旅游之机来到了蒙自。蒙自位于滇东南,距省城昆明约300多公里,属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管辖。我访问当地老者,查阅乡土文书,甚至寻访到了尹壮图故居(现为蒙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我得到了关于尹壮图的第一手资料。

尹壮图,字万起,号楚珍。生于1738年,卒于1808年。云南蒙自人。其先祖尹华原籍河南怀庆,明英宗时被充军到云南,落籍蒙自县。其父尹均(字松林)与礼部尚书纪昀(字晓岚)为甲戌同年进士,同入词馆,又同以补拙相得。尹壮图7岁入塾,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赴临安科试,名列一等第一;二十八年(1763年)中举人;三十二年(1767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少卿,三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参与监修《四库全书》,是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的唯一滇籍官员。

和|在乾隆一朝,在朝政中设立了议罪银制度:犯罪的官员可以通过交纳一定的银两来代替惩罚。保住官衔职位。这一制度深为乾隆欣赏,这为他带来了无数供他挥霍的白银。然而,尹壮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这一制度提出了异议。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上疏言:“督抚自蹈愆尤,圣恩不即罢斥,罚银若干万充公,亦有督抚自请认罚若干万者。在桀骜者藉口以快其饕餮之私,即清廉者亦不得不望属员之做助。日后遇有亏空营私重案,不容不曲为庇护。是罚银虽严,不惟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生其玩易之念,请永停此例。如才具平常者,或即罢斥,或用京职,毋许再膺外任。”乾隆帝看到奏折异常气恼,但知其正直忠耿,所奏或有所据,遂诏命户部侍郎庆成与尹壮图到各省盘查“亏空”情况。户部侍郎是和坤死党,暗中密令当地官员借资抵账,如是“盘查”结果竞无亏空。后乾隆帝以“造作无稽,美言惑众”罪名。将其交刑部问罪。刑部重判“坐斩决”刑。判后,乾隆帝又“以谤为规”,下诏减刑,改以内阁侍读闲差留京,八年之内不许升迁他调。五十七年八月,尹壮图蒙圣恩谕回籍养母,掌教昆明五华书院。嘉庆四年(1799年),和|,清廷为尹壮图。嘉庆帝要他“急行来京擢用”。后尹壮图以“念其老母”被恩准回籍养母。

尹壮图晚年除讲学外,仍边读书边著述,书法醇厚,其著作有《楚珍自撰年谱》、《楚珍诗稿》、《楚珍文稿》等。其《年谱》已为后人续刊。在云南开远市小龙潭乡西狮子山的归圣寺内,有清嘉庆二年(1797年)所刻的“狮山游记诗”碑,碑上刻有尹壮图所作七言诗四首。诗句优美,格律工整,书法自如,描述了狮山胜景。

至此,我想尹壮图是蒙自人已经毋庸置疑了。《清史稿》是在1914年民国政府成立清史馆后,由清廷遗老柯劭氲热私行编纂,1927年最终完成。柯劭胧恰肚迨犯濉返淖茏搿

柯劭(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著名文人,历史学家。山东胶州大同村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不久任编修。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清史馆成立后任代馆长、总纂,并撰写了天文、时宪、灾异三志和部分传稿、总纂纪稿。他治学严谨,所编《清史稿》是清史“正宗”。

尹壮图曾执教于昆明五华书院,曾与同时期的昆明名士,著名书法家。左都御史钱沣(字南园)同朝为官,且相处甚深,再者钱沣也以勇斗和|而名流史册。也许编者由此而误判吧。

不知是谁说过,史书没有记载不要紧,可怕的是史书错误的记载。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道听途说。即使是正史,也要“深思而慎取”。

上一篇:雪山迎旭日 清酒扬美名 下一篇:母亲爱鸟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