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素质教育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渗透

时间:2022-06-27 11:10:05

工程技术素质教育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渗透

摘要:工科大学毕业生不但应具有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鲜明的工程技术观点和意识,将科技知识灵活应用于生产实际,即具备应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思维方法和途径。《机械制图》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技术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工程技术观点和意识,教师必须挖掘出并在讲授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文章就挖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机械制图;工程技术素质

一、《机械制图》中的工程标准化意识

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各行各业的产品都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采用先进的标准,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图样作为工程界的一种共同语言必须有它的统一性、通用性和法令性,因此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对图样的某些内容、格式及表达方法都作了明确统一的规定,从而形成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机械制图》从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开始,就介绍了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后续每一章的内容也都贯穿着国家标准。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没有“标准化”意识,对国家标准规定不重视,绘图作业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各种线型不分、视图位置随便布置以及表达方法不合理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内容的同时,强调工程技术标准化对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性,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不了解或不执行国家技术标准,就不能承担工程技术工作。

二、《机械制图》中的实际生产意识

大学一年级学生以往接触到的是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现场的生产实际,刚开始学生很少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学。学习《机械制图》课必须改变他们中学时期单纯抠书本的学习方法,将其思路从书本上引导到生产实际中去。《机械制图》中,“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及“零件图与装配图”等章节的内容都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到生产实际,使学生理解现场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实际技术问题,再结合现场参观、零部件测绘等实践环节使他们理解各项技术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从而体现出《机械制图》中的每一个图样都可以对应于生产实际中的某一具体零部件;图样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符号都与生产中的具体要求相联系。学生有了生产意识,懂得技术工作来源于实际,而后才能指导实际生产;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到实际生产第一线去,才能开发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实用型产品。

三、《机械制图》中的质量意识和美学意识

《机械制图》课程中要进行一定量的仪器图样练习、计算机AutoCAD绘图练习。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知识剧增的今天,高校的教学信息量也在大大增加,一些学生为了缩短制图作业时间,忽略了图面的质量及图样的美感。一张高质量的图样,不但是生产中的技术文件,还应该是一幅优美的工程美术图画;因此它不但要求各个图形表达、各种标注及技术要求正确无误,还要求各视图布局匀称合理、线形粗细有别、字体工整秀丽、图面清洁统一以及表达标注有序,这正体现了工程图样中内涵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的美学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质量和美学意识方面的素质培养,才能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样的人才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四、《机械制图》中的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第一”是实际生产中现场人员首先要想到的,这一观点也同样蕴涵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图样中“锐边倒顿、轴端倒角、弹簧垫圈的放松、各种密封及填料的防漏防尘、零件图和装配图中的一些技术要求”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图样设计对工程实际的安全性要求。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绝不能只按书本上要求讲解其结构形式和如何去画,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观的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技术上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导致实际现场的事故;任何高明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考虑到所绘制的图样是否带有不安全因素,由此图样制造出来的产品在结构上有没有导致事故的可能,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以及技术必须对生产现场和产品用户负责的观点。

五、《机械制图》中的经济效益意识

图样是生产和制造产品的直接依据,图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在设计和绘制图样时,不但要考虑产品使用和美观,还必须从经济效益的观点考虑是否经济合理,对技术上提出的要求、一些数据的选择取值是否恰到好处。特别是一些学生有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要通过经济效益意识的教育,使之在今后的工程技术工作中,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合理性、经济性,从而设计和生产出实用、美观、经济、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六、《机械制图》中的现代设计方法

当今的图学教育应该是不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投影理论和表达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对空间形体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图示、图解能力;同时,还应将计算机三维参数化造型设计思维方式和方法贯穿于整个图学教育过程中。

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三维CAD/CAM软件的应用与普及,使得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已经实现了直接进行三维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产品设计过程直接采用三维实体来表达设计对象,并预先在计算机上做装配、检查、修改等工作,就可以省去从三维转化为二维,再从二维恢复为三维的过程,同时对设计好的零部件和装配体,计算机自动生成各种工程视图,使设计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精确、快速,提高设计效率,这也即“数字化无纸设计”。作为表达产品设计思想的工程图已不再只是一个由三维实体投影为多个二维视图和载有制造要求的技术图样,但这并不能取代设计者对产品用图形正确表达和正确理解产品的图示内容,而是将这一问题融入到了产品的设计过程之中,并且图的表达过程与设计思维过程的一致,也即三维设计技术对工程图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新的图学教育理念要适合现代设计方法,只有改变教学模式,制图学科教师参与到现代工程设计的后续专业教育中,才能使图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自然地联系起来。

上一篇: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下一篇: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