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试题

时间:2022-06-27 10:45:34

“正确认识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试题

1.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A. 预防所有的疾病B. 治疗所有的疾病 C. 预防某种疾病 D. 激发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2. 引起预防接种反应的可能因素有:

A. 疫苗的成分、特定抗原、附加物及个体因素 B. 疫苗中的特定抗原、附加物及铝佐剂C. 疫苗中的特定抗原、保护剂及个体因素 D. 疫苗中的特定抗原、铝佐剂、防腐剂、保护剂及个体因素

3. 疫苗接种的反应分为和。

A. 一般反应和加重反应 B.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C. 一般反应和特殊反应 D. 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

4. 一般反应的定义为。

A.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自觉症状 B. 不需处理的轻型反应C. 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 D. 只有发热和局部红肿的不良反应

5. 局部红肿反应的平均直径≤cm为弱反应;cm为中反应;≥cm为强反应。

A. 2.0, 2.1~2.5,2.6 B. 2.0, 2.1~3.0, 3.1

C. 2.5, 2.6~3.5, 3.6 D. 2.5, 2.6~5.0, 5.1

6. 疫苗接种后少数人会局部出现疼痛,个别人可持续小时。

A. 4 B. 8 C. 12D. 24

7. 在接种灭活疫苗后体温若升高在℃(腋温)以下,属轻微反应;仅有少数疫苗可引起℃(腋温)属中反应;极少数超过℃(腋温)属强反应。一般持续1~2 d,很少超过3 d。

A. 37.5, 37.6~38.0, 38.1 B. 37.2, 37.3~38.0, 38.1 C. 37.5, 37.6~38.5, 38.6D. 37.2, 37.3~38.5, 38.6

8. 接种伤寒疫苗和流脑多糖疫苗,因其含微量的,发热可能发生在接种后4~24 h内。

A. 多糖 B. 类毒素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9.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因疫苗病毒短时在体内增殖,一般在开始有短暂的发热,1~2 d退尽。

A. 0.5~1 d B. 1~3 d C. 3~5 d D. 5~7 d

10. 全身反应较重者,主要作对症治疗。为防止感染,对全身反应较重者或已偶合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一般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A. 干扰素 B. 西药 C. 中药 D. 抗生素

11. 如遇较重的局部红肿、疼痛或硬块,早期局部红肿用,以减少组织充血,可消炎化痛,阻止硬结发生。48~72 h以后即可对硬结,每次10~15 min,促进血循,消炎消肿,可助硬结消退。

A. 药膏, 按摩 B. 药膏, 热敷 C. 热敷, 冷敷 D. 冷敷, 热敷

12. 时间较长的硬结可以用湿巾敷于硬结处,再以热水袋按压保温,每日2~3次,扩张血管,可助硬结软化吸收;也可外敷,可以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或外敷,用食醋溶解,上覆纱布,不断用食醋保湿,其效果也很好。

A. 硫酸镁溶液(50%液体50 mL加热水10 mL),复方鱼石脂软膏,云南白药B. 复方鱼石脂软膏, 硫酸镁溶液(50%液体50 mL加热水10 mL), 云南白药C. 硫酸镁溶液(50%液体50 mL加热水10 mL),云南白药,复方鱼石脂软膏D. 云南白药,硫酸镁溶液(50%液体50 mL加热水10 mL),复方鱼石脂软膏

文章编号:1004-9231(2007)

上一篇:正确认识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 下一篇:无锡市硕放街道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