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2-06-27 05:18:00

浅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摘 要]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稻米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主食,稻米的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品质。所以,提升稻米品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稻米品质会受到水稻栽培技术的影响。本文从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播种、育苗、施肥、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灌溉、收获、仓储等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展开分析,为稻米品质的提升做出努力。

[关键词]水稻 栽培技术 稻米品质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73-01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稻米的安全性、品质性等方面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使水稻种植对环境和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大。如何在现在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出优质稻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经过大量实践研究,水稻种植措施与稻米品质的关系逐渐显现,为提升稻米品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一、播种育苗时期与插秧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在上个世纪末,人们通过大量种植实践和针对性实验,发现在水稻栽培初期实行晚播种、晚育苗、晚插秧可以使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被缩减、精米率及整米率下降、糊化温度和精蛋白质降低、胶稠度和硬度也会变小、不易于高湿,所以加工难度加大。不论是稻米的外观还是实际的蒸煮食用效果都会变差,从而使稻米品质下降。除此之外,人们发现水稻的插秧方式对稻米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如果水稻插秧过密,也就是水稻株与株之间的距离过小,会使其成长状态、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等受到严重影响,致使稻米白垩率和白垩度提升,而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密率、整精米等下降,严重影响稻米品质。由此可见,通过对插秧育苗时间和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二、施用有机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为提升产量和品质要适当地施加肥料,而水稻施肥主要以由动物排泄物、植物腐烂物发酵分解吸附有机物而释放氨态氮构成的有机肥料为主,其不仅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期所需要的各种肥料,而且极易被水稻吸收。经过大量实践研究,人们发现底肥应占总肥料的八成以上,而在分蘖期间施加剩余肥料,可以有效的保证水稻生长过程中对N、K、P、Si四种肥料的需求,N肥的施加可以使稻米的外观、营养成分及加工品质和方面都得到提升。在N肥施用的某个阶段,其会促使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随着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的提升而降低,而N肥的施用方法也会影响到稻米品质,经大量研究表明,一次性施加大量N肥会比多次均匀施肥产生更高的直链淀粉,而减少蛋白粉的含量。假如将N肥与K肥合理配置进行使用,稻米的品质将会有明显的提升,而Si肥对于稻米中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所以稻米的外观被一定程度优化,假若四种肥料合理结合,会使稻米的口感、外观、加工等品质都明显提升,而且使稻米产量大幅度上涨。

三、防治杂草病虫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水稻种植环境适合大量杂草生长,而杂草会吸收水稻需要的营养和水分,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所以,杂草防治对稻米品质提升至关重要。水稻杂草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应超出17种。现阶段杂草防治的主要办法是施用药剂,考虑到杂草自身抗药性强有特性,药剂治草通常在芽前进行,目前丁草胺与防除阔叶草剂是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稻田除草剂。另外,“以稻抑草”和虫和“养鸭抑草”效果也比较理想;。水稻较常见的病虫害为“三病一虫”(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虫),为使稻米品质受病虫害影响程度最小,通常培育壮秧是关键,使其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不断优化品种的自身性能,例如:春季深水泡田、及时清除稻田及其周围杂草、秋季深翻等。

四、科学灌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灌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溉所适用的水质和灌溉技术两个方面,通常自流清水灌溉的稻米品质明显高于污水,而灌溉技术主要表现在为促进水稻分蘖,使其根系发育状态理想,通常在早期为其建立浅水层;而分蘖后为保持其根系整体的活力,稻田应保持湿润状态,形成“满水增氧”环境;生殖生节期来临,要建立深度在5至6厘米的水层,形成“深水扩胎”环境,这不仅有利于保证水稻孕穗期的水分充足,而且可以对突发的低温产生有效的抵制作用。在水稻孕穗结束后应改用浅湿交替技术,使根系活力得到有效保持,避免水稻“贪青晚熟”的现象发生,保证稻米品质;在生育期结束后灌溉行为仍不能立刻停止,不然其加工品质会受影响。大量实践表明,收获的前半个月至20天停水效果比较好。据统计,稻米每667平方米土地用水600至700立方米之间最为合适。

五、收获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收获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时间和收获方式两方面。经大量实践研究发现,稻米在腊熟期其含有的蛋白质和精米率会随着时间的延后而逐渐提升,至其进入成熟期为止。成熟期后,其蛋白质和精米率会随着时间的延后而降低,由此可见,稻米的最佳收获时间是成熟期前后,最好能准确地定位成熟期。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加大,但通过对同一地域不同收获方式的稻米品质检测发现,机械化收获秋粮品质明显低于人工收获稻米。

六、仓储过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稻米存储时间较长,受到外界环境和稻米自身物理及化学作用的影响,稻米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通常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在进行仓储的过程中,必须应用正确的方法,保持通风,控制温度,定期翻仓,防止仓储温度过高和谷堆热量不易扩散,致使稻米发霉变质,食用功能破坏。另外,稻米的含水量也是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含水量通常在16%左右,而仓储过程对稻米的含水量有直接的影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稻米的加工和营养品质。由此可见,要想保证稻米的品质,必须严格对待仓储过程。

七、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播种育苗、施加有机肥、杂草病虫害防治、灌溉、收获及仓储措施都会影响到稻米品质。所以,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应优化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升每个环节的操作品质,使稻米品质在栽培阶段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秋菊. 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2] 李景蕻. 高海拔生态区氮肥运筹和增温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 刘洋. 插秧密度对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糖代谢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4] 李禹荛. 插秧密度与氮肥调控对寒地水稻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上一篇:浅议抗菌药物的心脏毒性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