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的试验初报

时间:2022-06-27 05:17:27

[摘 要] 文章说明了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的建设目的。总结了建设经验,阐述了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及措施。

[关键词] 水曲柳 胡桃楸黄波罗 造林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07-01

一、引言

吉林省辉南森林经营局按照国家生态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珍贵阔叶树种资源贫乏的实际,为了加快优质后备资源的建设步伐,制定了近期和长远的生态建设规划。把营造红松阔叶林和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作为一个时期营林工作的主攻战略目标。其中,营造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就是主要内容之一。2010年,辉南森林经营局分别在榆树岔、红旗和大龙湾等林场,开展了营造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进展,值得借鉴参考。

二、营造混交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1. 造林原则

营造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主要是坚持一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各个树种之间的生长周期相近的原则。

二是,各个树种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的原则。

三是,适地适树的原则。

四是,树种之间互无转病寄主原则。

2. 树种选择

我们营造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在树种选择上,主要是根据造林目的,参照上述四条基本原则,我们确定了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等三个树种,这三个树种均是吉林省东部山区主要珍贵阔叶树造林树种之一。

3. 苗木培育

根据本单位生态建设任务和周边造林绿化的需要,我们分别在所属的四岔苗木基地、红旗林场苗圃培育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苗木。苗木标准完全执行国家标准,造林苗木全部选用2年生一级苗木。

4. 造林地的选择

在造林中,就单独某一树种而言,造林地块很好选择,也比较简单。但是,就几个树种混交来讲,就比较复杂,要从各个树种之间的诸多特殊习性综合考虑。因此,我们综合了各个树种的特性,分别在榆树岔林场、大龙湾林场和红旗林场选择了山中下腹的采伐迹地6个林班8个小班,13个地块,总面积56公顷。

5. 造林设计与整地

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必须在造林前按照国家造林标准搞好造林设计,并且按照造林设计要求搞好整地。

5.1造林设计

造林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造林设计原则;②造林技术措施(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管护等);③混交林(营造混交林的目的及原则,混交方式及比例搭配等)。我们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设计。造林树种确定为: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等3种;造林密度为:3333株/公顷,其造林规格株行距(横山为行)为1.5×2m;整地方式: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穴面上口规格50×50cm,深度30cm;造林混交比例搭配方式: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即混交比为:1:1:1。

5.2整地造林

细致整地:在整地过程中,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及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即清理林地,拉绳定点,碎土,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土壤分层放。

6. 植苗造林

在植苗造林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苗木。按照设计,56公顷造林地应该植苗18.7万株,但是,我们选择了20.5万株的一级苗木(增加10%的预备苗),其中,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每个树种分别选择了68400株苗木;植苗造林:按照造林设计的混比要求,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进行栽植,土壤分层埋,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保证栽植质量。56公顷造林地实际栽植了18.9万株苗木。对剩余的1.6万株苗木,选择了一块合适的地块栽植了补植行。

7. 幼林抚育与管护

造林后,要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割灌与除草。造林当年一定保证幼林抚育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和第四年各1次。要坚持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的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管护责任制度,严格加强管护。由于造林严格执行了技术规程及标准,造林后加强了抚育管理措施,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2%,三年保存率达到了91%。

最后,还要收集所有的造林资料,建立完整的造林档案。

作者简介:张艳华(1969.06.14)女,辉南人,工程师,从事营林工作。

上一篇:论财务管理对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与意义 下一篇:可靠性原则对预收预付账款核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