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 E130 E彰北脸

时间:2022-06-27 01:51:12

北京汽车 E130 E彰北脸

北京汽车这个品牌在多数人脑海中都已模糊,而几十年后北京汽车用E系列把自己再次拉入人们的视线

提及北京汽车,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军绿色的212越野车和蓝色的130小货车上,确实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品牌留给我们的回忆大多已模糊不清了。随着北汽近年来同若干个国际品牌的合作,以及自主品牌在市场日趋抢眼,厚积薄发的北汽终于交出了它涉足乘用车的第一份答卷――E系列轿车。无疑,用这样一款定位在6万~ 8万元市场;紧密贴合家庭的小车来彰显北汽品牌的崭新面貌和蓬勃的进取心,再合适不过了。

出自国际团的外观设计

在产品讲解会上,北汽的设计师就坦言出于品牌战略上的合作,E系列的外观设计是由戴姆勒的设计团参与其中的,所以借鉴了奔驰成熟的设计做蓝本,再融入北京汽车的品牌元素,着眼于国人的审美与偏好进行调整。这样的坦率让我们感到了“北汽人”的实在。比起抄袭后又遮遮掩掩的那一类车企,实在强太多了。前进气格栅亚光色中网镶嵌北汽大大的“北”字LOGO,在突出品牌与表现时尚间做了很好的平衡。上挑的前灯作为了车侧上腰线的开启,而稍有些下扩的尾灯则使得有力上扬的腰线收紧得非常丰满。总而言之,虽在整体上看与蓝本形似八九,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它独立的属性,浓郁的家居感和朴实的亲和力。

内饰平实无华空间实用

相比外观而言,E系列的内饰设计更能体现它无限贴近家用的车型属性。上深下浅的双色内饰显然是现在的主流设计思路,但是为了摆脱平庸,在仪表台深浅两种颜色的结合处增加了一条金属线,承上启下又提升了档次。

而在用料上和诸多10万元以下的车一样为了控制成本,E系列也是以塑料面板为主,各部分间的装配拼合还算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整车二十余处的储物空间,充分利用了车厢内的边边角角,无论形状,容积都非常实用。

在这方面,即使是我们手中的这辆配置不高的1.3升手动车型也没有因为价格差异有所删减,4/6分折座椅、前排座椅中间的手套箱等应有尽有。最有意思的是中控台的设计,整个面板上找不到一个旋钮,所有控制均靠按键来实现。音响兼容外接设备,同时具备AUX和USB接口,手动空调的温度和出风量也拥有独立的液晶屏显示。最下方则是一个很深的储物格,能够放进CD盒一类的随车物品。总而言之E系列的内饰设计相较市场上现有的同级别车型而言不乏亮点。

再来看看车内空间,类似于单厢车的车型结构和2500毫米的轴距决定了它拥有相对较大的使用空间。

正常情况下,前排、后排、行李厢三个空间区域相对独立,每排成员的头部和腿部空间在同级别来看都比较出色,只可惜后排地板中央的地台有些高,令不得已坐进车内的第五人坐进车内后选择落脚点时有些尴尬。行李厢造型规整,容纳力也不错。但受后排座椅的倾斜角度影响纵深稍显不足,不过对于这个尺寸的家用车来讲鱼和熊掌兼得的确不易。

而当放倒4/6分折座椅后,后排和行李厢融为一体,载物空间增大不少,只可惜后排座椅的锁扣过于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整体性。但即便如此E系列的空间表现也已经很优秀了。

虽说E系列亮点颇多,但它也并非白璧无瑕,一些细节上的设计还需推敲,比如前排座椅有些太过平直单薄,容易让人感到疲劳,后排安全带吊扣过高,乘客系上安全带后常会碰到脖子感觉不适。

动力够用底盘规整隔音稍弱

北汽E系列提供了1.3升和1.5升两个排量的发动机和手动、自动两款变速箱的多种动力搭配。而我这次驾驶的则是1.3升乐天手动版,虽然是小排量再加上手动挡,但是它带给我的动态感受却比预想的要好。

首先是轻巧的离合器踏板很容易找到半联动的结合点,这对于一辆城市用车是很有必要的。挡位稍有些涩,但是入挡清晰。行驶中每次换挡转速的变化幅度都很小,变速箱的设定显然是针对频繁启停平均车速又不会太高的城市道路,1.3升的发动机则表现得中规中矩,日常使用足矣,燃油经济性也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无论在哪个转速区间这台发动机的嗓门都不小。

方向盘采用的只是普通的液压助力,低速时偶尔还会发生助力不均匀,但是行驶当中的稳定性很好,厚重的手感能够使驾驶员在高速行驶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突况。

在驾驶过程中,E系列带给我最大的意外在于它的底盘表现,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结构与这一级别的大部分对手一样兼顾了低成本与稳定性,但E系列的表现显然稳健得多。底盘经过英国米拉公司的调校后,对路面颠簸过滤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柔韧,整体性很强,同时对路况信息的传递又很及时,有点物超所值的感觉。

然而,将要迎接消费者挑剔眼光的E系列还不够全面,车辆行驶当中的噪音给人的感觉比较像是煎熬,尤其是在中高速时,发动机噪音混着风噪尤为明显。

E系列带给我们的意外收获远远大过它暴露出来的不足,在上市会上,厂家已表示北汽的 E系列将成为中国第一款实行质量三包的汽车。而这款代表着北汽全新形象的轿车确实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新北汽的朝气与做家轿的决心。

撰文:王以宁 摄影:罗建东

上一篇:东风风神A60 再出发 下一篇:英菲尼迪G37 盾坚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