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之浅谈

时间:2022-06-27 01:04:08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之浅谈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要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落实预习工作,自觉、能动地高度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和谐;预习引导;过程科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而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拉近与学生的心里距离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师进课堂时必须是穿着整洁,精神饱满,给学生留下阳光的印象。讲课时,语言要规范正确,语气要和蔼可亲,语调要抑扬顿挫,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简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丰富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还得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在关注优生的同时更要顾及后进生的学情,要让全体学生都有被重视的感受,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积极地思考。

二、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学生要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借助网络进行同步学习,借用一些工具书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应主动感知、理解、分析教材,注重收集自学信息。积极主动地落实预习,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好的预习,不仅扫清了字词障碍,还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悟和理解,更要对所预习的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这样学生上课时就能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一)导语的设计要有诱导性、趣味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上好一堂新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语设计能创设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他《匆匆》走过《春》天,他留给我们感动的《背影》;他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和文人,他被赞誉为有民族气节的人;他终于在贫病交加中亡故于北平解放的前夜……今天,他沐浴着月色,走进荷塘。他提醒我们:慢慢走,欣赏啊!”学生由这一导语指引着,了解了作者,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的推进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灵动的课堂教学需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有机统一。即教师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之上,从而使“教”、“学”和谐一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成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翼、以探究为主线、以发展为主流”的理想课堂模式,就要在引导学生初读、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加强问题意识,要“授之以渔”。首先,以调动学生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要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重数量,不计质量,实行问题无错原则。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使学生提起问题有的放矢。当然,教师还可“抛砖引玉”,从不同角度提些问题作示范,开阔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好的情感积淀,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学语文、用语文。

(三)作业的布置要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合到一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成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反思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物理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