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时间:2022-06-26 10:22:49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23-02

青春期功血中医又称崩漏,青春期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致使内膜一边修复,另一边又破裂出血,造成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或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断。最终导致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当精神紧张、恐惧、环境、气候变化、过度劳累也可引起功血的发生。

1病症辨识

中医对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主要可归纳为七型。

1.1气虚

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神疲肢倦,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2血虚

经期延后,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唇甲仓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白,脉细弱。

1.3血瘀

经量或多或少,持续难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

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或沉涩。

1.4血寒

经行后期量少,色暗面色青,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实证,脉细速无力者,为虚证。

1.5血热

月经先期量多,或紫或鲜红或有血块。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6肾阳虚

经来无期,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7肾阴虚

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燥热,失眠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辩证施护

2.1气虚

劝导病人多休息,加强饮食调护,宜食用补养气血之食品,如甲鱼、黑鱼、瘦肉、鸡肉、桂圆、红枣赤豆汤、黑木耳、牛奶等。忌食油腻、生冷之品。做好情志调护,消除急躁烦恼情绪。经量过多时,卧床休息。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改变。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针用补法并灸。注意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卫生,指导病人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2.2血虚

加强营养,多食补养气血的食品。脾胃健运、食欲良好者可食瘦肉、鸡肉、蛋等,食欲欠佳则以素食为主,可食冬菇、木耳、豆制品等,忌食油腻、辛辣之品。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中药选大补元汤,汤剂应温服,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中成药选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每日两次,每次1丸,口服。体针取三阴交、隔俞穴。心悸失眠加神门。可针灸并使。

2.3血瘀

忌食生冷、酸涩性食物。心胸开朗,精神愉快,使气机调畅,以利淤血消散。注意保暖,中药可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或鸡血藤9-15g炖服,每日一次,5日一疗程。经血有块者,加中极四满针灸。

2.4血寒

平时饮食应温热,忌食生冷之品。调畅情志。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以便进行治疗和护理。平时注意保暖,尤其在经血来潮时忌用凉水洗涤,以防血为寒凝而致经血受阻。实寒证可选用温经汤加减,虚寒证可用艾附暖宫丸。肉桂6g甜酒500g浸泡1周后服用,每次30-60g,每日1-2次。体针取气海、三阴交。

2.5血热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选黑木耳、梨、芹菜、藕汁、瘦肉等,以加强营养,补养阴血,忌食辛辣助火之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经量多时,卧床休息。口干者多饮水,或喝绿豆汤和西瓜汁。阴道大量下血时可用中药白头翁90g,旱莲草30g,地榆碳30g,水煎服,汤剂宜偏凉服。针灸止血,取断红穴、隐白。

2.6肾阳虚

加强饮食调护,多食补肾壮阳之物,如羊肉、狗肉、鳝鱼、鸡肉、猪肝、姜汤、黄豆等。注意腹部保暖,中药用右归丸加减,汤剂饭前温服。也可用新鲜胎盘,焙干研粉,一日3次,每次3g。勿食寒凉食品,如瓜果、冷饮等。针刺配气海、命门、复溜。

2.7肾阴虚

多食滋阴清火的食物,如百合、甲鱼、山药、海带、芹菜、银耳等。中药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合大补阴丸。汤剂宜偏凉服。中成药可用左归丸。针刺配然谷、阴谷。

3小结

青春期功血严重影响青少年(女)的身体健康,导致多数患者严重贫血,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身高。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痛苦。应用中医辩证施护早期干预,无毒副作用,患者少走弯路,缩短病程,早日康复尤为重要。在临床中患者很少有只存在一种病症的,往往是几种病症同时存在,还需更好更加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上一篇:胰腺癌血清肿瘤标记物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外伤性小肠破裂1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