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好戏在后头

时间:2022-06-26 09:38:11

“互联网+农业”,好戏在后头

中国农业现代化正身处“互联网+”的全新时代里,“互联网+”如何助力农业现代化?同时在不断热炒的“互联网+”风潮中,要注意别被它蒙蔽了双眼,除了一味的赞誉,更要抓住痛点,落地解决问题。

农资电商,“互联网+农业”新方向

四大因素阻碍万亿量级市场发展

农资电商,作为农业电商的组成部分,较之于农产品电商起步较迟。除了有少量农资厂家、农业部门等零星试水农资电商销售外,真正意义上的农资电商应从农资电商平台上线运行算起。为什么这个拥有万亿量级的农资市场,电商起步却较晚?困难和顾虑何在?在笔者看来,或许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经营准入有门槛。农资市场长期实行特许准入制,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都集中在少数经营户中。

二是货源渠道有冲突。尤其是农资领域中的大厂家做电商,往往担心线上的增量干扰到自己线下已有的交易存量,担心自己的“左右手互搏”是“自找麻烦”。

三是相关服务跟不上。农资与日用品不同,对服务要求较高,光有农资产品的线上交易往往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更需要售后等系列服务。

四是行业监管要求高。众所周知,政府部门对农资市场的监管高度重视,但限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粗放分散、监管机制方式本身的不相适应,线下市场的无序、产业组织的缺陷,也使人们对开展线上业务顾虑重重。

四处痛点,亟待解决

近年来,随着整个电商主流化的加速,农资电商终于迎来新的突破。在今后的农资电商发展中,有以下四点值得思考:

第一,是如何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助力“互联网+农资”。笔者认为,信息进村入户有可能成为,但绝不可能自动成为“互联网+农业”的良好抓手。所以,一定要重视信息“进村入户”与“落地生根”的关系,要汲取过去“自上而下式”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带来能力大量闲置的教训。要让信息进村入户后能落地生根,首先,要以实效为本。信息进村入户的目的是造福农民;在各种信息应用中,要把可交易、可增收的电子商务应用,放在重要位置。其次,在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应用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化平台和市场主体的作用。最后,要真正基于市场,才能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

第二,是如何通过农村电商助力“互联网+农资”。农民在农村开展的电商,未必都是农业电商。但是,即使是非农产品上行的农村电商,例如村淘、赶街这些更多是工业日用品下行为主的农村电商,也会对未来的农产品上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由村级点、县级服务中心、县到村的支线物流所构建的农村电商线下支撑体系,以及通过日用品下行对农村人口带来的电商理念和能力的培育,更会对未来的“互联网+农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至于电商扶贫,笔者更建议贫困地区开阔思路,把难度较小些的“下行”与难度更大的“上行”兼顾起来,在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内在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接广域大市场的需求,突破本地农产品资源的限制,在电商的产业依托上“接二(产)连三(产)”、不拘一格。

第三,“互联网+农资”,难点不仅在平台,还在服务体系。开展电商,平台是必需的前提条件。在当前平台多样化的情况下,制订平台策略,成了电商主体在开展实际经营之初就绕不过去的重要抉择和难点所在。然而,“互联网+农资”的短板不仅在于线上产品交易不畅,更在于线下服务体系的欠缺。例如,农药与药品类似,不仅要有产品说明书,还必须因地、因季、因作物制宜,对症下药,而目前的线下农技服务体系还远不能满足农资电商的需求。为此,笔者建议在推进“互联网+农业”时,要高度重视本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部门作为政府部门,应在信息服务、资源对接和服务体系培育上发挥作用,而不仅仅着眼于交易平台。

第四,“互联网+农资”,离不开政府监管,又必须创新监管方式。因为农资市场涉及公众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所以需要政府履行监管责任,优化环境、保障公平。如何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改变原来不得已的特许经营制、放松市场准入,最大限度地减少束缚,释放更大的发展动力;同时,如何将市场主体吸收到新的监管体系中,改变原来“一对多”的监管为“多对多”的监管,提高监管效果等一系列创新监管体系的历史任务已经提上日程。这当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

四大着力点,助力现代农业

除了在农资电商领域的发展外,对于整体的“互联网+农业”发展,也有四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基于市场。在分析“互联网+农业”时,最需要总结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过去,农业信息化走的是政府主导、国家投入、官办平台、自上而下的道路,在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市场化应用及其实践绩效差强人意。近年来,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中,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市场驱动、民间投入、市场化平台、自下而上的发展样式,应用绩效良好,意义重大。未来的“互联网+农业”,如果要“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就需要牢牢树立基于市场的观点。政府在“互联网+农业”中发挥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管等作用的同时,也要敬畏市场,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努力将互联网助力现代农业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

其次,要信息透明。众所周知,当前制约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信任缺失。而造成消费者对农产品不信任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不透明。如今的“互联网+”,为解决农业信息透明化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得力手段,然而,要通过 “互联网+”,实现农业信息透明化,远不是政府一纸命令那么简单,也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的从业者,这需要各相关主体付出巨大的、长期的努力。不过,再难也必须坚持。因为,信息透明化是“互联网+”助力现代农业必须选择的前进方向。

再次,要塑造品牌价值。农业生产是一个生物或生命的过程,不像工业是一个物理或化学的过程。靠天吃饭,给农产品带来有别于工业产品的非标准化特点。农产品有作为生产资料和作为消费资料的区别,人们对其标准化的要求有所不同。就作为消费资料的农产品来说,在人们日益追求差异化、个性化消费体验的今天,农产品的非标准化本来是个好事。可是,由于品牌化农业的欠缺,农产品非标准化或差异化的内在价值,并没能通过品牌的载体,很好地体现在市场价值和收入回报上。品牌化农业,不止可以针对产品,它的生产者、经营者也可以成为人格化的品牌。而品牌作为差异性的体现,就离不开宣传。要让好的农产品、好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获得应有的市场认知和更高的价值回报,理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塑造品牌价值。

最后,要组织创新。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就其整体而言,在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上,还是较为松散、粗放。生产经营组织化方面的缺陷,不仅降低了产业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加大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销售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因担心难卖而不敢扩大生产和因担心供应无保障而不敢营销二者并存,限制了市场的有效性。“订单农业”,也因靠天吃饭、产业和市场的各种相关因素不配套而显得举步艰难。可见,在农业方面,无论是市场化程度,还是产业链、供应链整合的水平,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可以让农业直接对接到广域的大市场,可以让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更直接地感知市场用户差异化和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的需求重新梳理和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其中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流,将在组织创新中发挥战略性的作用。

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理念、推进策略、服务体系、监管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农业”便有望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互联网+农业”,好戏还在后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上一篇: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下一篇:探秘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