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再现美

时间:2022-06-26 08:41:47

美丽的自然风光、雅致的人文景观、古朴的历史遗迹,总能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然而要让小学生把这些所见之景诉诸笔端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笔者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习作谈谈怎样引导学生写好眼前之景。

一、身临其境感受美

从那些成功的作家创作中我们能看到: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与经历是习作教学最应该坚持的。美丽的风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不是置身其中,怎能化作动人的文字?因此,在教学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利用课前的一个周末,请家长各自带上孩子开展一次半日游活动。游览去向自行决定。要求在游览过程中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自己所到之处的景致,并把认为最美的景致从不同的角度多拍几张照片。

回到课堂,通过交流发现学生的这一次半日游收获颇丰:有的说和爸爸一起爬上了四面尖山,站在电视塔下眺望了整个新城区;有的去了有“给我一日,还你千年”美誉的五千年文博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的去了禅宗圣地“西风洞”,穿越长长的隧道,登临望湖亭,俯瞰了秀美的花亭湖;有的走进乡村田野,看弱柳扶风,听溪水潺潺,闻稻花清香……正是因为身临其境,所以学生越说越兴奋,话题由此打开,教师常常担心的习作课上学生三缄其口的现象不复存在。

二、循序拼图勾勒美

学生们七嘴八舌,但都只是粗略地表述自己去了哪里,然后急切而又零碎地讲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怎样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之景有序地介绍出来是写好景的关键一步。

【片断一】

师:同学们,当你们出游的时候,老师也去了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府前公园。请大家看看老师镜头下的府前公园。(出示图片并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星期天清早从建设路入口进入府前公园,首先来到公园的小广场。小广场左边有一群老奶奶在跳扇子舞,广场右边有几位老爷爷在打太极拳呢(出示广场图片)。穿过小广场,老师踏上了湖心桥,曲曲折折的湖心桥右边是一大片茂盛的荷叶。(出示湖心桥、荷叶图片)老师沿着湖心桥走上了湖心岛,还在湖心岛的小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离开湖心岛,过了石拱桥,走在绿树掩映的林间小路上,感觉空气都是甜的。踏着砂砖铺就的湖边小路不一会就到了出口,回望垂柳环绕下的一池碧水,宛如一颗宝石。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府前公园的呢?

生:老师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介绍的,走到了哪里就介绍哪里。

师(课件出示上述一段话):你们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种顺序?

生:我能从“首先来到公园的小广场”“ 穿过小广场,老师踏上了湖心桥”“ 沿着湖心桥老师走上了湖心岛”“ 离开湖心岛,过了石拱桥,走在绿树掩映的林间小路上”“ 踏着砂砖铺就的湖边小路不一会就到了出口”这些句子中感受到老师先到广场,再到湖心桥,然后到湖心岛,最后沿着林间小路走到出口的。

师:你真善于发现,老师的确是按照游览顺序来介绍的,这种方法叫做“移步换景”,能让读者清楚地画出游览的路线图来。(在照片组成的路线图下板书:移步换景)

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来介绍府前公园――(出示照片并贴在黑板上)府前公园西南面是一个人工湖,人工湖周围环绕着高大的垂柳,湖中心有一座小岛;人工湖东面有一座露天广场;人工湖的东北面有一座长廊,长廊里有木凳供人休息;人工湖北面有一座白色的亭子,造型奇特。

师:这次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呢?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生:老师这次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的,我从“西南面、东面、东北面、北面”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中感受到的。(板书:方位顺序)

师:采用这种顺序的时候,需要在景点中选择好一个参照物,刚才老师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

生:人工湖。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一样选择合适的顺序把自己的半日游照片摆一摆,说一说吗?

(首先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再请两三位同学上前边演示边说,教师适时指导。)

有序地描述所见之景是学生写景的难点之一,因为置身于环境之中,学生空间位置的把握能力不强。离开了所要描述的环境之后,他们更多地受情感、记忆因素的影响,只是记得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经历的环境在记忆里不成系统。摆照片的方式能通过直观的画面唤醒记忆,摆的过程中在最直观的画面情景中整理描述的顺序,帮助学生做到言之有序。

三、聚焦特点刻画美

按照顺序介绍景点仅仅是一种介绍,与说明没有什么区别。怎样使文章重点突出、生动形象,让读者读来如临其境呢?最关键之处在于抓住所写之景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摹所见之景。

【片断二】

师:老师也去过五千年文博园,在五千年文博园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子塑像。(出示图片,边指图片边说)站在文博园的广场上,抬头向上望去,一座巨型塑像高高地耸立在山顶,整座山峰就是一座塑像,或者说,这座塑像就是一座山峰,这就是有名的老子塑像。只见那长长的胡须铺满了山坡,仿佛在随风飘拂。老子双目微闭,似乎在闭目养神,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整座塑像都是灰黑色的,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出示上面这段话)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描述,老子塑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生1:我觉得老子塑像特别高大。因为老师说“整座山峰就是一座塑像,或者说,这座塑像就是一座山峰。”一座山就是一座塑像,这塑像一定非常高大。

生2:我也觉得这座塑像很高大,因为老师说“那长长的胡须铺满了山坡”。胡须都能铺满山坡,这样的描写也体现了塑像十分高大。

师:你们体会到了塑像高大这一特点,老师真高兴,这说明老师的描述还是比较清楚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生3:我觉得这座塑像栩栩如生。“那长长的胡须铺满了山坡,仿佛在随风飘拂。老子双目微闭,似乎在闭目养神,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胡须像要飘动,老子的神态就像真的一样,都表现了塑像逼真。

生4:老师还从塑像的颜色上写出了塑像很庄严。

师:谢谢大家,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能从老师的描述中体会到老子塑像的特点。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有些景点让我们过目不忘,有些风景让我们怦然心动,它们也许是一簇花,也许是一棵树,也许是造型奇特的建筑。……在游览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根据自己的照片说一说吗?

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纷纷描述自己认为独具特点的美景。

指导学生抓住眼前之景的鲜明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是写好景的重点。教师首先据图说话,鲜活的画面就在眼前,学生观察画面印证教师的描述,示范效果不言而喻。接着,教师出示描述老子塑像的那一段话,让学生根据文字来感受老子塑像的特点,感受老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述老子塑像的。这样的引导启发了学生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特点描述得生动形象。抓住了特点也就抓住了写景文的灵魂,自然能够扣动读者的心。

通过本次教学尝试,笔者认为:中段写景习作指导可以把要描摹的景以图片(影片)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景中”,有顺序地抓住特点描绘出真实而又斑斓的美景。

作者简介

张邦业,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导副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安庆市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坛新星,安庆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安庆市教研先进个人。数十篇论文在《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等期刊发表;主持或参加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策划、参编了多套习作指导丛书。

上一篇:浅析田径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电力营销业扩报装信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