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司制企业变更为有限公司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26 08:17:11

非公司制企业变更为有限公司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的原因分析

摘要:《公司法》第二十七条和九十六条分别对股东出资的方式和净资产转股份的限额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对净资产折股中股东的出资方式以及净资产能否全额转股并没有明确,本文从净资产的形成过程,还原到相关资产角度和净资产内涵角度分别分析,从而推论出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的理由。

关键词:净资产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一、引言

根据《公司法(200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公司法》)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相互名称变更,前提就是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同理可以推断,非公司制企业的改制,也需要满足这样的规定条件后,才能够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即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关于法定出资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出资规定的条件清晰的表明,并不包含关于净资产出资的方式,那么,如何理解净资产折股的股东出资行为呢?是否可以全额折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收资本呢?

二、净资产折股的实质

下面从净资产形成和内涵的两个角度分析不能全额折股的原因。

(一)净资产是资产总额的一定份额

净资产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资产。资产总额扣除可以清偿债务后的资产余额,是否属于上述法定出资资产的角度判断是否可以折股。例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下的长期待摊费用、商誉、开发支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资产,不符合法定出资的方式,也就意味着这些资产(属于净资产)不能够折成股份。(虽然按照新的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已经不含这些资产项目,但在实务中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包含在其他的资产项目中了)。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改制前不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偿还债务后(假定能够偿还债务的情形),归属于股东的资产中仍然存在非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这种情况下净资产就不能够全额折股。

(二)净资产的实质定义

净资产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收资本,二是资本公积,三是盈余公积,最后是未分配利润。其中第一项和最后一项通常统一叫做留存收益,它是由企业在每年的经营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后积聚起来的,它产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当然属于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财产,由此判断是可以作为股东的法定出资方式。

既然净资产包含的内部收益可以全额折股,只剩资本公积不可以全额折股了,才到底哪些资本公积不可以转增资本呢?

资本公积包含的内容较多,按照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第八十二条,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股权投资准备、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准备、其他资本公积、拨款转入等,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资本公积只设置了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按照《新准则》我们可以看出,有些项目是否能够转增资本是很明确的,如“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可以直接转增资本。不过,还有不少是不明确的,比如“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否可以,还有什么项目可以,什么项目都不可以,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为防止个别企业投机取巧,随意转赠资本,会计规则应该限制资本公积的转赠。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项目都可以转增资本,才可以明确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有限公司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的结论。同时《公司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从另外一个角度也阐述了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对非公司制企业转制同样适用。

《新准则》中“其他资本公积”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其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无关,也不涉及发行股票或增资减资造成的折价溢价。原则上认为其他资本公积是完全与资本脱离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他资本公积在相关权利义务终结时应当转出用以调整实际收益,因此其应当维持原账面价值,不能转增资本。而且,其他资本公积都是与相应的事项相关的,如果金额增加的方式不合理,资本公积项目的冲减方式不适当,那么就会导致资本公积的金额与实际有偏差,进而对投资者或者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笔者认为其他资本中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形不能转增资本:

⑴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产生的资;

⑵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产生的资本公积;

⑶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产生的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中的各明细的金额不能随便动,如果转增资本了,那么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转出资本公积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处理了。但是,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在等待期期末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可以转为股本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旧制度下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股权投资准备”“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等资本公积项目还是新准则下的“其他资本公积”,在未实现之前都不能转增资本。这里所称“实现”是指评估标的被出售、清算或其他处置(如对外投资),或者说不能转增资本的原因都是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具有预提性质。

三、结束语

非公司制企业通常是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之前成立的,遵循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变更过多次,对净资产中资本公积包含的内容更复杂,在转制过程更难以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是哪些可以折股,哪些不可以,也让目前改制过程中会计人员无所适从,新的会计准则仍然没有具体规定。但有一个原则,就是从净资产的形成和包含的内容两个视角分析,非公司制企业改制有限公司时,净资产都不会也不可能全额折成股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

[3]王军.净资产不能全额折股的理由[J].财会学习,2011.10

上一篇: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问出精彩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