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嘉室收藏(之二)

时间:2022-06-26 08:03:08

马家窑山水纹饰双耳彩陶罐

中国的彩陶文化内容丰富,南北各异。北方和南方的彩陶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北方的彩陶文化又有中原与西北的不同,如中原有半坡、庙底沟两大类型,西北有马家窑、半山、马厂、辛店四大类型,纹饰、造型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陋室所藏山水纹饰双耳彩陶罐属于考古学文化中所称的马家窑类型。其特点是以波浪、卷草、蛙、蝌蚪为纹饰,显示依水而居的生活气息,与中原以动物、植物、三角形、网织纹的平原农居生活气息有所不同。

该彩陶罐高7厘米,口径11厘米,广口圆唇,短束颈,双耳鼓腹,浅赭色底,深褐色纹饰。原始氏族先民用泥条盘筑法制成此罐,因当时尚未出现轮制技术,故棱角分明,手工痕迹显著,给人以格外粗朴的感觉。罐口与鼓腹为三角形饰纹,代表山丘,先民还用浅红色作了平涂,以增加山丘的质感。颈部为断续的双横线,用以象征流动的水纹,表示河流的奔腾。全图虽然简朴,却富有生命的律动,风格柔和均匀,结构简率巧妙。陶罐造型大方,比例均衡,既灵巧又稳重,既实用又美观,表达了人们对所居山水环境的热爱。

马家窑彩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3700年,据上海博物馆郑重先生著《中国彩陶艺术》所考,应为公元前3190年至前1715年。属于新石器时期。过去彩陶小罐出土不多,但随着近十多年的西北开发,基建上马,这些文物屡有出土。甘肃兰州某学生好文物,富收藏,曾向余求山水画小帧,并以此小罐相赠,从此江南陋室又添一件西北出土之物。

半山网纹饰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兰州市方圆80公里范围是中国西北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的发祥地,临洮的马家窑、临夏的半山、民和的马厂彩陶,均在这一带被发现。先民们依大通河、洮河、黄河而居,将生活中熟悉的形象绘制于彩陶上,表达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朴素情感。2000年暑月,余赴敦煌考察,途经兰州,蒙当地收藏者厚爱,获一件彩陶双耳罐,拙态可掬,古意盎然。该罐高9厘米,口径10厘米,直颈,双耳,鼓腹,口略外侈,胎较薄,轻盈而平稳。

彩陶罐颈部绘鱼网状纹,鼓腹处用粗线平涂,整体图案宛如鱼篓;罐的内口处亦有弧线和短线编纹,用以加深鱼篓的直观感。据彩陶专家郑重先生所考,此类彩陶为半山类型彩陶早期的主要装饰纹样,是原始先民捕鱼生活气息的写照。

半山类型的彩陶,距今约4000年左右,它虽与马家窑彩陶同属西北一类,但却以直口壶、罐居多,而少斜口或弧形颈。这类壶、罐汲水较爽利,出水也利落。据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篓的形象在陶器的彩绘中渐渐消失,作为网状的纹饰也与其他编织纹融合起来,成为平行交叉的横直线,于是出现了芦席纹、棋盘纹,以及梯形、菱形等纹饰。所以陋室之半山彩陶,属原始彩陶中较早之物。

半山鱼篓纹饰双耳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的半山彩陶最先发现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夏河东侧之半山,其纹饰大致有锯齿、鱼网、动植物、螺旋、波浪等形象;器型则以直口长颈宽肩壶、撇口短颈宽肩壶、大口双耳鼓腹小底罐、敛口钵和敞口平底小碗为最多。陋室所藏鱼篓纹饰双耳彩陶罐,高11.5厘米,口径9.8厘米,是其早期的产品。

该罐的直颈绘有大致平行的直线密纹,间隔成组排列;鼓腹处绘有菱形连续纹饰,并用上下两道粗线绳束,状如鱼篓。陶罐的内口亦绘有波浪纹与粗线纹,以增强鱼篓的立体效果。虽然颇简陋,但做到了疏密相间,有通达之感,体现了鱼篓容水困鱼的作用。由于当地先民依水而居,捕鱼为食,人们爱绘鱼篓纹,也有人在陶罐内绘以鱼、河鳗,来表达收获之喜。

半山的彩陶,纹饰简朴、造型精巧,如陋室此罐,广口薄胎,鼓腹小底,整体呈上大下小形状,结构灵巧而沉稳。陶衣呈赭色,纹饰呈深褐色,运线粗犷,布局不甚严格,较为活泼自由,显示手工的原始之美。特别是双耳,左右对称,却又不统一,连鼓腹的圆度也并不精确,然而就在这种粗犷中,却让人们领略到了先民的智慧与古朴、自然与天真。

西周越东印纹硬陶罐

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制陶业在商代有较大的发展,最初出现的是软陶,由于火候不足,胎体不太坚硬,色彩为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到了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随着烧制技术的提高,火候的充足,于是出现了印纹硬陶。器表拍有几何形图案、绳纹、草编纹或粗麻布纹,陶器表面色彩呈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后人亦简称之为“硬陶”。

陋室所藏浅侈口鼓腹陶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物品,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该陶罐高约10厘米,口径7.5厘米,鼓腹最大圆径14厘米,口灰褐色,表面为斜格粗麻布纹。浅唇口,鼓腹上部小于下部,显得较沉稳;底部收缩要小于顶部,显得较灵巧。工匠以泥条盘筑法制作,虽外表大致涂抹光滑,而内壁却有明显的条盘痕迹。工匠在制成坯胎后,用粗麻布包裹,既作保护,又便于防裂,阴干后麻布自然剥落,再行入窑烧制,于是这不经意的粗麻布痕便成了装饰纹。1968年冬,余赴浙东访友,因得此物。余以其古朴天真而携藏书斋,颇为陋室平添一丝古趣。

西汉越窑灰陶小钵

浩渺的钱塘江,将杭州与萧山分隔开来,江之西称为“吴”,江之东称为“越”,故杭城东山名为吴山,而萧山及其以东的宁绍平原又名东越。东越平原既是河姆渡稻作文明的发祥地,又是我国古陶瓷的重要产区之一。当地的黏土有较好的附着性,成型后经800度至1000度的高温烧成的器皿,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成为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从新石器时代越人就开始制作陶器,到了汉代,因转轮拉坯技术的使用,陶器的制作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追求陶器外形的圆润对称,弧度饱满,曲线柔和,通体平稳沉着而又灵巧简练,即陶器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并重,无论是大型的陶罐还是小型的盂钵,都讲求均匀的外表,体现了以精细代替粗朴的审美情趣。

1986年余赴越东考察,于古玩市肆中得一灰陶小钵,此器就体现了西汉追求儒雅完美的时代气息。

该小钵高3.2厘米,鼓腹最大外径8.4厘米,口径5.2厘米。口唇略外敞,鼓腹上下对称,整体均匀,拉坯达到准确的水平。小钵通体以黑色为主,部分呈灰色,应是火候不均匀所致,从外壁略有一处平块的情况看,此小钵入窑后似放置在窑壁旁,故未能享受充分的火力。也许正是这一微疵,使之不登大雅之堂,被闲置一旁,而缺少手泽包浆,看上去与初出窑时差不多。然而这2000年前的微疵,对收藏者来说大可忽略不计。

西汉的钵,大者盛水洗脸,作盆使用;中者盛饭饱腹,作碗使用;小者盛茶装酒,作杯使用,或作文房水盂之用。陋室所藏,正是作杯作盂之用。虽小而古,虽疵而旧,虽简而稀,虽陋而全,故可藏之。

唐代越窑莲花浅底瓷碗

此碗口径10.5厘米,高4厘米,六瓣莲花状。浅青釉色,带冰裂纹。胎薄,造型流畅、简洁。荷花瓣舒展如曲线形,而又富有张力。通体釉色碧莹光润,玲珑可爱。

唐与五代是我国越窑兴盛时期,浙东宁波、余姚、上虞、绍兴一带烧制的瓷器,以色泽纯洁、胎壁轻薄、造型优美而著称,与北方邢窑白瓷齐名,素有“南青北白”之称。唐代诗人陆羽曾称赞越窑瓷器“类冰”“似玉”,为“越州第一”;陆龟蒙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越窑的巧夺天工。同时,随着佛教在南方流行,被佛家视为吉祥物的荷花,就常常成为工艺品、日用品的造型题材,莲花碗的出现亦不足为怪了。然而此碗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冰裂纹,一般认为冰裂纹为宋代官窑所特有,其实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只是唐人视之为缺点,宋人则有意利用冰裂的规律制造开片釉,以此作为装饰罢了。

此碗系友人所赠,为感其情,曾画《富春雨霁图》一帧相赠,各得所需,皆大观喜。(未完待续) 责编 水清

上一篇:大巴山放牧的醉翁 下一篇:天生跨界 锋芒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