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理念 上好初中数学课

时间:2022-06-26 06:26:18

践行新课标理念 上好初中数学课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观念;情感交

流;个体差异;合作交流能力;

培养;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063―01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转变,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做法,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的角色就可以了。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要允许学生对课本、教师、同学质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创新行为,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总之,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营造出平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关注情感交流

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带语,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只有营造了融洽的情感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以及互相交流。生与生之间通过思想情感交流,可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及隔阂,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达到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 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之间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挖苦、讥讽“学困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格外关照“学困生”,多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教师爱的雨露下茁壮成长。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刻意为“学困生”设计一些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他们能够做对的习题,而且要专门将回答这些简单题目的机会留给“学困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逐渐向优等生的行列迈进。

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提供各种机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做用牙签棒搭正方形的游戏,以此引入新课。学生做完游戏后,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1.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牙签根数之间的关系。 2.写出搭n个正方形需用的牙签根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3.展示成果,组间交流总结。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评议,教师鼓励、支持、引导。实践证明,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并逐步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以及增强创新意识。

五、改进评价方式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班级里的学生有的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就要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外辅导,想办法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上一篇:从实践与生活出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篇:写真实的自我抒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