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

时间:2022-06-26 06:23:18

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

讲述者:罗佳佳(女,29岁,网站编辑)

李东阳气冲冲推开门,对着我劈头就是一顿臭骂。

听了半天,我总算明白了,原来他得知昨天我出门时,将暄暄放在邻居家。偏偏暄暄调皮,打破了邻居的一件工艺品,刚才他俩在电梯里遇到时,邻居随口就说给李东阳听了。

小孩子爱玩闹,打破点东西是常事,况且也只是件普通的工艺品。事后我提出过赔钱,邻居说值不了几个钱,不用那么计较。而且那时和暄暄一起玩的还有他家七岁的儿子,有了小伙伴,难免动静闹得大了些,邻居还宽慰我不要放在心上,千万别骂暄暄。

我觉得这是小事,便没有告诉李东阳。没想到,他居然这么生气。

听完我的解释,李东阳并没有消气,他说气的并不是暄暄打坏了人家的东西,而是我怎么能把暄暄放在别人家里。

我愕然:我要出门买菜,暄暄才四岁,我怕市场人多、杂乱,才会想到将她暂时放在邻居家里。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东阳白了我一眼,问:“你就这么放心邻居?”

老实说,李东阳很早就反对我跟邻居亲近,只不过那时我们只是租房住,我想着反正过不了多久就会搬,所以也就没有过多走动。

可现在,我们住的房子是自己买的,有可能要住个几十年。难道还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只过自己的小日子,连隔壁人是死是活都不清楚吗?

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在抱怨现在的邻里关系冷漠,防盗门一关,里面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我不想这样。

小时候我爸妈天天加班,我晚上回来没吃的,通常都是邻居家的叔叔阿姨把我领过去,跟他们一起吃饭,在作业本上代替家长签字,有时候干脆就睡在他们家。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做了吃食,总是会端一些到邻居家去。这样每家都会有其他邻居送的,有种吃大锅饭的热闹。每天回家,路上碰到的长辈都会笑眯眯地说一句“回来啦”,这种亲切的归属感弥补了回家看不到父母时的寂寞。

每当李东阳冷着张脸目不斜视地从小区里走过时,我总是提醒他,挂个笑脸,跟保安打声招呼,混个脸熟,人家记住你了,如果物业有什么事,通常都会好心提醒下。

他总是嗤之以鼻,说物业那儿留了电话,人家会公事公办。

是,有事通知业主是他们的职责,可这是我们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又不是写程序,一步一个指令。像小区里的易物会,如果不是邻居告诉我,我根本不知道,也不会有机会将家里没用的东西拿去换回其他有用的。

刚搬来时,我就带了小礼物去敲邻居的门,算是互相认识,如果有什么事,还能相互关照。我想这是邻里间最基本的相处方式吧?可是李东阳却百般不愿。

他说现在比以前便利,出门就有商店,修水电通水道也有专人负责,什么都可以搞定,哪里还需要邻居的关照,没必要去认识不相干的人。

我很无语,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放在我们出外打拼的人身上更是如此吧?谁家没个放不开手的时候,谁家又能保证生活中不会遇到麻烦?起码我不敢这么肯定。

像前段日子,家里阳台上的水龙头坏了,水溢了出去,幸好邻居看到了,忙打电话给我。因为抢修及时,水才没有漫到客厅,更重要的是,客厅地板没做防水处理,如果任它蔓延,肯定会打湿楼下的墙顶。

就算我们不是故意的,可人家辛辛苦苦装修好的漂亮房子,被我们毁了墙顶,心里能乐意?

就因为邻居的好意,让我们避免了一场损失。

南京两女童饿死在家中的新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时我就在想,如果女童的妈妈跟邻居来往密切些,大家清楚她的行踪而注意到家里的两个小孩,或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我也看到很多新闻报道说,家中无人小孩爬上阳台摔落,有些幸运被救,可哪能次次都那么幸运地底下有人接着呢?

在我看来,就是因为邻里关系不密切,宁可把小孩关在家里,也没想过放到邻居家。起码邻居家里有人,照看会儿小孩不是什么要紧事吧?

我没办法时时刻刻将暄暄放在我的眼皮底下,可我又不忍心将她圈养起来。教育学家都说,宽广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蜗居》里,海萍的妈妈就是因为这个才将孩子带回老家的,以免狭小的环境造成孩子狭隘的性格。

因着这个,我常带着暄暄上邻居家。的确,一开始大家还是抱着防备的心理,可我相信,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还有暄暄这个萌人的小萝莉。

大家彼此熟悉了,我忙不过来时,他们会帮忙带着暄暄到小区里玩耍。

生活已经够累,为什么还要拒绝这些温暖的手呢?

住得近,可我们都是陌生人

讲述者:李东阳(男,32岁,程序员)

佳佳说我将暄暄拘在家里,迟早会得自闭症,好像我故意让暄暄的性格变得扭曲似的。真是冤枉我了。

暄暄是我的女儿,我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捧给她。如果可以,我也想让她像只蝴蝶一样跑来跑去。

可这是在大都市,稍不小心,幼童就会被拐走,你说我能安心让她四处乱跑吗?而且很多时候佳佳并不在旁边看着她。

佳佳总说:“没事,那么多邻居在,暄暄和他们的孩子熟着呢。”

邻居的确在旁边,可是他们会在乎暄暄多过自己的孩子吗?人都是自私的,眼神肯定都黏在自家孩子身上,而且那些小孩年纪也不大,万一玩得胆子大了,偷偷跑了怎么办?

曾经就有一次,他们玩捉迷藏,结果好几个孩子不见了。小区很大,绿化树又多,找起来很困难。后来几个家长几乎把所有的树丛都找遍了,还是有一个孩子没找到。

那时已经天黑,大家打着小电筒在小区里喊来喊去,嗓子都哑掉了。好在那孩子只是贪玩钻到废弃的邮筒里,等久了便睡了过去。

这回能顺利找到是幸事,可下一回呢,万一被谁带走怎么办?虽说小区里有保安,可保安能认出谁是人贩子吗?更何况我还听说有些人故意租了小区的房子,装成和善的阿姨,混熟了就把孩子带走。

佳佳却很不以为然,她觉得我想多了。

好吧,我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可是犯得着三天两头就带着暄暄去邻居家串门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暄暄专门去邻居家蹭吃的。

因为亲人都不在身边,所以除了我和佳佳,暄暄没有其他长辈。佳佳想在邻居身上弥补暄暄长辈少的遗憾,让她懂得待人的礼貌,这我理解,可邻居总归不是亲人,哪能放心?

我小时候也住过四合院,到开饭时,家里的小孩就端着碗去邻居家,每家夹几口菜,的确很温暖。

可现在的邻居哪能和以前的相比。以前的不说祖上十八代,起码祖上三代都是清楚的,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谁骗了谁。

如今呢?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开业主大会时,操着各种口音,谁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每当我这样反驳时,佳佳便拿着她收集的名片,一家家念叨:“201的男人在税务局上班,303的阿姨以前在菜场杀过猪……”

这些只是表面上的职业,能当作判定一个人是否善良值得交往的标准吗?

我也知道,人和人的交际都是从浅到深,从陌生到熟识。可是我工作已经很累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结识那么多的陌生人。

佳佳说人心是可以捂热的,但我想说,人心隔肚皮,就算相识几十年,你照样不知道人家和善的面孔下有着怎样的心肠。

我就见过邻居间因为门口的一点地大打出手的,因为要拆迁,谁家都想得到多点补偿,那还是几十年的邻居啊。你说,这样的邻居有交往的必要吗?

谁都知道,现在的人情债有多麻烦。佳佳经常让他们带暄暄,万一日后我们有什么利益纠纷,我们还能理直气壮地讨要属于我们的利益吗?扯着一笔人情债在里面,说话都没底气。

佳佳拿“远亲不如近邻”来堵我的嘴。是的,邻居可以在你衣服掉在他阳台上时,替你收捡了;可以替你签了快递单子;可以在路上帮你分拎一袋重物……可是他会在你生病时在医院陪床吗,可以在你需要钱时借给你吗,可以在你遇到麻烦时不遗余力地帮你奔走吗?

不能吧?那又何必贪图一点方便让自己背上人情债呢?

专家解析:

这两口子的社交模式根本不处在同一个时代,妻子秉承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天下一家亲模式,丈夫奉行的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猫眼看人模式。从大道理上说,肯定是前者更健康,人总归是社会性动物嘛。然而丈夫的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越来越扭曲的人性,越来越无法捉摸的人心,使得各种恶性事件屡屡发生,谁知道哪一天比邻而居的叔叔阿姨突然变身嗜血狂魔呢?

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混熟了的小区邻居也信不过的话,那基本上就没什么可以相信的人了。君不见父亲也可以女儿,儿子也可以杀死母亲吗?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在父母的可控范围内,有限地接触一些人事,它可以适时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确立他们的社会属性。

上一篇:基于我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床的成矿时代... 下一篇:浅谈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