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时间:2022-06-26 05:41:40

刍议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摘 要: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高校加强考试管理改革是保证考试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校考试管理 问题 方式

考试是指学生通过测验或测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获取能力认可的活动,主要是指课程考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考试考的不但是学生,更是教师、学校。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内涵是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推进教学相长;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高校考试工作科学与否关系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评价是否真实、公正、准确,关系到高校优良考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加强考试管理是实现考试内涵的必要手段。高校考试改革即考试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师生对考试的认识不足。

考试自其诞生起就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手段。[1]高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能否获得学分、奖学金、学位及能否顺利毕业的依据,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只注重考试分数而不注重自身能力。部分教师认为,考试就是让学生某门课程能顺利通过,打出分数后,即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闭性循环。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或荣誉、顺利毕业的捷径,如此考试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手段。师生考试的认识不足,就难以掌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阻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在课堂里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学”、“考”都以知识的再现为主。目前高校教学中,大多数仍然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手拿讲稿进行两、三个小时的授课,就好比一出独角戏,演员和导演都由教师一个人来担当,而学生只是观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考试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承认已有的知识结论,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较弱,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3.考试形式单一,局限性大,未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当今高校的考试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考试中仍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考试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一次考试定结论的终结性考试多,数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考试少。这种考试方式范围狭窄,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也由于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人才培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主要内容。如何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使之适应学生可塑性的要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已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2]

4.考试的过程及考试的结果中存在着不公平的因素。

考试过程不公平主要指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普遍而且屡禁不止。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于看重,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考出好成绩而铤而走险,利用各种作弊手段以求取得好成绩。目前高校不仅违纪作弊率有所提高,而且作弊的方式更是层出不穷,通讯工具、米粒耳塞等高科技作弊工具的出现,更是严重影响优良考风、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考试结果不公平主要指成绩评定的不公平。当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是授课、出卷、评卷由同一教师完成,于是便出现印象分、人情分等,主观随意性导致了评分上的不公平,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二、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1.转变传统考试观念,完善考试规章制度。

学生、教师要把考试目的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和学,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其明确考试目的,充分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思想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

除了端正师生的考试目的外,为严肃考试纪律,我校还制定了《考场规则》、《监考须知》、《考场巡视制度》和《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这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考试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执行纪律有据可依。

2.严肃考风考纪,建设优良学风。

考风考纪贯穿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环节。考前教师要对学生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学校要加大“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做起,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考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形成,有利于考风、学风的建设,有利于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考试过程中加强巡考力度,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监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考后强化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试总结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与考试质量的持续改进。

3.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推动考试方法科学化。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学模式的改革牵动着考试管理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必然带来考试方式、形式的多样化。考试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等,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实操、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考试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复习,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从简单应付单一课程考试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把学生学习的重点由单纯的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4.创新考试模式,推进素质教育。

模式一,“免监考”考试。“免监考”并不是抛开监考老师,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地考试,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范的新型考试方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探索,也是一种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我校自2006年起实施“免监考班级”已有5年了,实践表明,这有效地促进了学风、考风建设,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模式二,“期首”考试。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学期末进行。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无论在社会影响上还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学习英语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超过了学习专业课所花的时间。因此,可以试行期首考试制度,也就是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在下一学期开学初考试,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实施考教分离,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为了提高考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应努力创造条件实行教考分离。我校大学城校区利用其有利的教学环境与其他高校资源共享、共同命题,共有的课程实行分工负责形式,每所高校教师负责一到二个题,最后从所出题目中随机抽取组成试卷库,每套试题采用标准化命题,每份试卷中不同要求和类型的试题应尽可能组合,确保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这样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只讲其认为的重点,学生复习时只背老师所划定的重点这种单一的、机械化的学习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让考试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宣传教育是前提,制度建设是基础,强化管理是手段,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根本目的。只有加大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邓义桂.高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8,(5):34-37.

[2]高云志,刘志勤,康勇.对高校考试管理及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3-75.

上一篇:字母词与汉语书写系统的混沌学阐释 下一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高职院校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