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6 04:17:24

【摘要】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76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测定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各为138例,测定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口服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复检溃疡面积愈合成度和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结果:测定组和对照组镜下溃疡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分别 85%、35%。测定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并发症多,如何尽快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和杜绝溃疡的复发,是目前临床工作热点之一。现已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Hp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率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1]。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不但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达到治愈溃疡的止的。本文通过观察用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7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32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9岁。病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经胃镜及组织学、快速尿素酶实验证实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病程3个月以上,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对本治疗药物过敏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幽门梗阻或大出血者;有胃手术史者;疑有或患有恶性肿瘤者;有明显肝、肾、心功能不全者;正在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者;复合性溃疡或多发性溃疡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测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138例,两组患者如年龄、性别、溃疡面积大小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行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哈尔滨松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日2次,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于早晚餐前各口服雷尼替丁(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0mg,疗程4周。两组同时口服阿莫西林(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g(3次/日)和克拉霉素(江苏黄河药业有限公司)0.25g(2次/日),服用疗程为1周。两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

1.3疗效判断

治愈:溃疡愈合,周围炎性反应消失,新生上皮覆盖,临床症状消失或疤痕形成;显效:溃疡部分愈合或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面积无变化、缩小不足50%或出现并发症而中断治疗。Hp清除率计算方法参考1999年全国幽门螺旋杆菌科研协作组关于“幽门螺旋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中的根治标准[2],组织学、快速尿素酶实验两者均为阴性者,认为Hp已清除。

1.4统计学方法

各组溃疡愈合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P

2 结果

2.1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对比 测定组治愈107人,显效17人,无效14人,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用雷尼替丁治疗治愈63人,显效43人,无效32人,总有效率77%。两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

2.2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比较:经治疗后测定组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为9%,阴性率为91%;对照组阳性检出率达41%,阴性率为5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侵袭作用的攻击因子与黏膜自身防御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导致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胃酸分泌过多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道溃疡的发病基础。其中Hp感染是主要原因,根除Hp可以促进溃疡愈合及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理想的治疗Hp感染的方法应具有高清除率(> 90%),疗程短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价格低廉[3]。含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三联疗法符合上述条件,目前被普遍用作根除Hp的一线方案。奥美拉唑是强质子泵抑制剂。胃壁细胞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能特异性地将H+泵入胃腔,形成胃内高酸状态。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苯丙咪唑替代物,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与H+-K+-ATP酶共价结合,从而抑制该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迅速升高,使Hp不能生长。

阿莫西林尽管应用广泛,但对幽门螺旋杆菌仍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还具有提高胃肠黏膜内前列腺素E水平的作用,从而保护胃黏膜[4],故阿莫西林仍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常用药物。克拉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更耐酸,胃肠反应小,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此外还有改善胃动力的作用。

雷尼替丁具有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的作用,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是传统的抗消化道溃疡药物。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已被公认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5]。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比较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高清除率、高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达90%,Hp清除率达91%,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志峰.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33-3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118

[3]全国丽珠胃三联多中心临床协作组.以复合铋剂为主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271-274.

[4]华启洋.兰索拉唑片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0,10(2)2922-2923.

[5]张信,周和,孙宏慧等。拉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疗效的比较[J].新医学,2004,35(7):401-403.

上一篇: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的CT诊断 下一篇:外科手术治疗136例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