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训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重要性

时间:2022-06-26 02:16:09

浅析实训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重要性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的办学理念,促使中职教育从课堂教学模式坚定地跨入实训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熟练技术、思维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式,优化实训教学内容,做好实训过程的指导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教学 实训 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党把教育的协调、均衡、普及、优质、公平作为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来看待并着手解决,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地位和经费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由“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发展变化过程,对“能力”的认识也经历了“任务能力、整体能力、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2000年,教育部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界定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开展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将能力本位渗透入专业教学,则要求教师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为引领、以分析解决问题为入口、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素质差,学习文化、专业基础课兴趣不高。有的学生认为光学技能不学理论知识,或认为学习专业技术没多大作为;而有的学生在实训中,怕脏怕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训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比较适宜采用任务实例的手段进行教学。实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时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使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而不会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因此,计算机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计算机实训教学的一点建议

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走向一个“职业人”的过渡,是学校与市场相互衔接的“桥梁”,是学生全面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练兵场”。因此,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计算机实训校内基地的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系到学生实训效果的物质基础。现在,很多中职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的实训中心。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我们可以将一些旧的甚至坏的设备用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实习,构成计算机组装室。经济条件较好的职校可以适当的添置当前主流配置的计算机,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硬件信息和技术。配置较差的计算机可组建系统调试实验室,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单机模拟安装操作系统、cmos设置、系统检测、数据恢复、常用软件和工具的安装练习。配置一般的计算机可以组建办公自动化实践班和网络工程维护班。配置较好的计算机可以组建平面设计全科班、网页美工设计班。这样,让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发挥尽有的作用。

3.2 计算机实训校外基地的建设。计算机校外活动是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有力补充,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力手段。学校应该加强与计算机有关企业或公司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对口地在校外进行实习。学生经过了校内实训,不再完全是新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企业或公司来说是可以接收他们的。对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了校外实习,了解他们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就业的信心。通过校内外实训,毕业的学生既可自己开店营业,也可以进入企业或公司从事微机操作。

3.3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教育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要强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①基础课教师应了解专业,掌握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应熟悉生产、掌握工艺,掌握专业发展前沿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发能力。②确定专业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③加强教师在实践中从事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促进双师队伍的形成。

实训教学的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任何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只有我们在实训中去思考,去发现,中职学校的生命才会更具有生命与活力,中职学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深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年鉴[M].1992~1995

2 文汝等.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3 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 罗康龙.关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

上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现人文之美 下一篇:坦率而隐匿的存在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