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时间:2022-06-26 12:44:31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摘要: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

>>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也谈分数应用题教学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 试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点滴谈 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例谈 谈如果搞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答疑解惑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刍谈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谈 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法 谈数学应用题教学 谈小学应用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 兴趣 合作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又是重难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系统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一种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使简单应用题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本人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以下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学生很怕你,就会很难喜欢上你的课。尤其是数学课,大多数的学生本来都不怎么喜欢,如果我们老师自己不注意搞好师生关系的话,学生则更加会远离我们。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我们不能一味向他们发怒,应该循循善诱,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善于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又能感受老师的宽容和蔼。从而渐渐地爱上数学这门课程。

二、必须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简洁而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题解题让其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明确化,有助于他们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应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使用适合解答应用题的训练方法,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实物图为主进行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理解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套数学学具,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紧密结合起来。

四、教会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各种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具体的实物来解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这就是说,儿童的智慧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让儿童参与具体的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只有让儿童动手、动眼、动口,才能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内化。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形象思维远远超过抽象思维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动手操作、游戏竞赛、感悟生活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购物、铺地砖等题目,我们可以回忆生活,找到解题突破口。求面积、体积等题目我们可以当场撕一撕、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摆一摆。而对于逻辑思维性强,比较抽象的题目,如判断、选择,我们根据它的描述举出例子,用真实的数据验证它,变抽象为具体。

五、必须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一般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法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缺乏应有的训练。解应用题,学生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要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可以采用读题--画批--画图的训练方法来进行教学。

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

画批。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划出来,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

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总之,教学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领会好它的规律,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本班学生基础能力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地开展教学活动,定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建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分析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罗自雄;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J];江西教育;1997年Z1期

上一篇:“慕课”时代来临,二流高校何去何从 下一篇:传媒类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规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