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话的逻辑教童话

时间:2022-06-25 08:03:26

用童话的逻辑教童话

童话是孩子们学习语言、健全人格、发现自我、认识世界的一扇“窗”。童话教学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近日,笔者听了两节童话教学观摩课,两位教师都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选作教学内容。教师上得都比较投入,也有一定水准。但笔者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地方是不当的,甚至是误解。

第一堂课上,执教的女老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挂在黑板上,分别是木罐、银罐、金罐和七颗钻石,她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姑娘做了件什么事情”。一个男孩说,故事说的是小姑娘用自己找到的水,救了小狗、妈妈、过路人这3个人。还未等男孩说完,教师马上“敏锐”地更正道:“小狗不是人,所以,故事主要讲小姑娘用水救了两个人和一条狗……”

无独有偶,第二节课上,男教师专门腾出大块时间和孩子一起探讨“小姑娘的木罐之变”,并且特别强调罐子变化的层次性、递进性。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由于小姑娘施爱对象的不同,罐子变化的珍贵程度也不同,救动物(小狗),木罐变银罐;救亲人(妈妈),银罐变金罐;而救陌生人(过路人),金罐里冒出七颗钻石。”……

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有一个相似的观点:人是人,狗是狗。无论是女教师直截了当地说“小狗不是人”,还是男教师罐子之变与“救小动物”一说,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文本解读错误——把童话逻辑等同于生活逻辑!

众所周知,童话是非写实性儿童文学,幻想、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是童话的基本特征。试想,如果童话不让小狗小猫说人话、做人事,那么还能算是童话吗?

造成这种文本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语言文字教学、听说读写教学,这种功利主义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普遍缺乏儿童文学基本的理念和素养。即使教材中选人了诸如《七颗钻石》这样的童话故事,很多教师还是把它们当作识字造句、思想教育的一般性文体。

其实,童话拥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美学特色,童话教学必须正视这些基本特点,努力做到三“扬”三“忌”。

一、扬童话逻辑,忌生活写真。

什么样的文本就有什么样的写作逻辑。童话逻辑,指的是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规律。这种逻辑对应着儿童万物有灵、物我不分、自我中心、任意组合等心理特点,成为孩子们喜欢甚至痴迷童话的依据。

在一个成功的童话中,童话逻辑重点表现在童话世界各种假定性事物的存在方式上。其实,与小说等文学形式相比,童话在“假定”度上有大小、深浅不同。小说等形式假定度小,或者说浅,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甚至比较近似现实;而童话的假定意识强烈、夸张,所呈现的艺术世界或艺术形象远离现实,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在现实生活中,狗是不会说人话的,而童话让狗像人一样说话;现实生活中的猫是不会自己拿着渔竿去钓鱼的,而童话让猫像人一样去钓鱼;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人不能永远地活下去,更不可能死而复生,可是在童话里,生命可以齐天地、无生死。

说到底,童话逻辑是一种先情感后事理的逻辑,即“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的逻辑。

童话逻辑追求的是情感的真实。童话正是借用这种贴近孩子心理实际的思维、情感逻辑来对谬误实施保护,而这一点也只有具有缪斯天性的孩子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在孩子们看来,童话故事中,动物开口说话、灰姑娘穿上玻璃鞋,睡美人睡了一百年还美丽如初等,如同现实生活一样自然,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因此而大惊小怪。

可惜成人总是爱好遗忘——遗忘了曾经的纯真和稚拙,又喜欢居高临下地审视儿童,用自以为既严谨又严密的因果逻辑、事理逻辑去指责儿童的纯真、超然。因此才出现了上述案例中的“小狗不是人”、“人的生命比动物重要”等成人化的解读。如果我们真正读懂了童话逻辑,根本无须用成人逻辑、成人价值去“更正”孩子的“谬误”。在童话世界里,小狗与人,王子与小鹅,国王和小狗,生命同等重要。

至于罐子质地之变,我认为无须特别强调,孩子也不会像守财奴一样去关注金和银的差别。如果一定要解读,我以为,“罐子之变”是对小姑娘坚持行善的累积性肯定,如同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和长期做好事的差别,因为这种偶然性和一贯性,应该受到的奖励也不同,而不是“人比动物珍贵”的简单价值呈现。

二、扬审美情趣,忌道德规训。

任何文体都有其特定的审美品质。童话的本质是幻想的,是以假定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因此童话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特点。当代童话,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狭隘功利主义的束缚,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实际,大力倡导童话的游戏精神、怪诞情趣。比如,读《巨人的花园》,小朋友感受到的是荒诞美、隐喻美;读《去年的树》,小朋友感受到的是诚信美、凄凉美;而读《从现在开始》则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稚气美、怪异美。这就是童话,她能凭借幻想的翅膀,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上活动,使常见和罕见的、熟悉和陌生的、真实和想象的各种人物、事物、现象、概念,散发出不平凡的奇异光彩。

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拿童话作为教训孩子、灌输成人价值的工具。有的教师一拿到童话,首先想到这个童话应该向孩子传达什么道德圣旨,我应该在哪个环节插播道德“广告”。比如,有教师在教学《两只狮子》时,不去关注对两只狮子不同生活方式的具体化想象,不去理会孩子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的心理,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应该向那只勤劳的狮子学什么”的纠缠上。我们并不否认童话的“育德”功能,童话当然有陶冶性情、健全人格的塑人职责,也有品德教育的使命,但必须审美化地进行,春风化雨式地熏陶,而不是机械地猛灌、猛塞,也不是运动式地借用童话召开“整风大会”,否则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说,还容易导致孩子对教学的恐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先有趣再有益的教学理念,尽量利用形象,利用故事,结合儿童天性,积极做好故事演讲组织、引导工作。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等多种儿童感兴趣的形式,来熟记故事,激发想象,鼓励学生自主感受、自由表达。

三、扬文学本质,忌机械认知。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专家形象地把儿童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比作是一张纸的两面,可见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之高。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儿童性的童话,因其生动的故事性、鲜明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情感性,特别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及学习语言的规律,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童话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张扬童话的文学属性,将童话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在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们可以抓住小鸟问树桩、问门先生、问小姑娘这一情节,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充分想象。不但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对小鸟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形象感受,同时也能更好地达到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认知、习得语言、丰富情感的目标。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有教师喜欢脱离已有故事,脱离既有语境,开展所谓的语言文字训练。有一位青年教师在上《七颗钻石》时,对孩子最感兴趣的故事内容不讲不读,硬是从故事里拎出“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中的“竟”字和“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中的“端端正正”一词。在这个内容上,他花了足足20分钟时间,让学生给“竟”字找近义词;给“端端正正”贴上AABB式标签,然后通过4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找AABB式和ABAB式词语。随后,老师如获至宝地将学生所找的词一一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当堂记背。也许,这位老师压根就不想知道童话的文体特质,也不想知道具备这些特质的童话文本应该怎么教。因为在他心中,学生能在考试卷上找出近义词,给词语画对类型,就能得分,这才是他的教学“GDP”,是他的“七颗钻石”。

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说在一个山洞里,深藏着大批金银财宝,只要学得咒语“芝麻开门”,便可轻松入洞得宝。同样的道理,只有学会了符合童话逻辑的“咒语”,教师才能打开通向童话教学宝库的大门。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上虞市金近小学)

上一篇:弘扬高尚师德 履行崇高使命 下一篇:一节课是这样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