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你的名字。》的文化意蕴

时间:2022-06-25 06:43:26

浅析电影《你的名字。》的文化意蕴

摘 要: 新海诚执导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自上映以来,受到了颇高的评价。该影片讲述了男女高中生泷和三叶在梦中相遇的幻想故事。在青春爱情故事的背后,影片《你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名字”的寓意、“万物有灵”论和“物哀”文化观三个方面。

关键词: 文化;名字;万物有灵;物哀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95-04

新海诚执导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于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你的名字。》自上映以来,不仅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而且也受到了来自影评界的极高的赞誉。《电影旬报》为此刊出了最新的动画特辑,《尤里卡》杂志也用了整期的篇幅来讨论这部作品。该影片的上映被称为“新海诚式”动漫的里程碑、“新”梦幻世界的到来。

影片《你的名字。》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住在日本飞弹市乡下小镇系守町的女孩三叶和东京的男孩泷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每千年回归一次的彗星在造访地球的一个月前,女高中生三叶每天都过着忧郁的生活,她烦恼的不光有担任镇长的父亲所举行的选举活动,还有家传神社的古老习俗。在这个小小的城镇,周围都是些爱瞎操心的老人。为此三叶对于大都市充满了憧憬。然而某一天,她做了一个变成男孩的梦,一觉醒来,陌生的房间、整齐的东京街道,让三叶感到困惑的同时,也觉得神清气爽。同时在东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他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中变成了女高中生三叶。两人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当他们意识到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发生的神奇事情时,两个人约好“和平”相处,却还是矛盾重生,愤怒地在对方的脸上留下孩子气的指责字样。就在这种打打闹闹的互换中,一种莫名的情愫渐渐生出。泷想要联系三叶,拨打的电话却一直不在服务区。当他颇费周折终于找到那个小镇的时候,才发现那里在三年前已经被坠落的彗星夷平,三叶也在那场天灾中死去……由此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拯救,泷饮了三叶的口嚼酒之后,穿梭到三年前,邂逅了三叶。黄昏之时的时间流动与时空交汇,在电影中成了最唯美浪漫的元素。一次穿越时空的拯救,一份记不住你的名字却忘不掉喜欢你的深情。奇妙的过程,都停留在最后一句“我好想在哪里见过你。”

在影片中,首先三叶和泷由梦中相遇,然后二人通信失联,泷喝了三叶的口嚼酒,回到三年前,接着二人在黄昏时分相遇、黄昏结束时分离,最后彼此在楼梯上相认。在这分分合合的青春爱情故事框架背后,导演融入了丰富的日本传统元素,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理念和意蕴。正因该影片根植于本土文化,所以在无形之中充当了文化的传播者。下面主要通过从“名字”的寓意、“万物有灵”论和“物哀”文化观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解读,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名字”的寓意

在电影《你的名字。》中,男女互换身体、时空错位的爱情、少年拯救世界等这些典型的日本动画的设定,以及三幕式的经典剧作结构都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处理手法。虽然该影片在艺术上没有太多的创新,但却将这些元素融合起来,而且融入了大量的对日本传统文化的阐释,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影评界的极高赞誉。

首先,“名字”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它代表你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是具有效力的。在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文化中,人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明,神明的力量就附着在事物的名字上。这种信仰认为语言有着神奇的力量,人可以用某些特定的言Z作为咒术来控制他人,而这种咒术体现为对名字的控制,诅咒或修改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对其本人造成伤害或控制其思想及行为。因此,对日本人来说,“名字”代表着一个人的所有,拥有自己的名字就在于拥有自我,失去了名字,也就等同于失去了自己的一切。很多动画片以名字的失去与获得为主题,比如在《千与千寻》中,汤婆婆控制千寻和白龙等人的手段就是夺去了他们的本名,而《夏目友人帐》中主人公夏目贵志的奶奶夏目玲子也是以“把名字登记在一本账簿上”的方式来控制妖怪。

在电影《你的名字。》中,导演以“名字”作为片名乃至整部作品的核心,与日本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你的名字”代表着你的一切,记得对方的名字就等同于记得对方、拥有所有的感情和回忆,而遗忘名字就几乎等于忘记了对方的一切。影片一开始,男女主人公在梦中相遇,进行灵魂互换,彼此间熟知了对方的名字,并在自己以及对方名字的统摄下生活。当彗星坠落时,二人失去联系,泷费尽千辛万苦来到系守町寻找三叶,他喝下了代表三叶半身的的口嚼酒,在黄昏之时与三叶相见。为了防止对方忘记彼此,他们互相在对方的手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泷在三叶的掌心中写下了“我喜欢你”,而三叶却没来得及写……二人分开后,心心念念想记住对方的名字,二人一直不停地重复着:“你的名字是三叶,不要紧,我记得。三叶,三叶。”“泷,泷,没关系,我记得,绝对不会忘记。泷,泷,你的名字是泷。”但是,当二人变回自己以后,还是忘记了彼此:你是谁?你的名字是?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重要的人,不想忘记的人,绝不能忘记的人,是谁?是谁?你的名字是?

名字就是线索,名字就是回忆,名字就是泷和三叶之间的牵绊,名字忘记了,牵绊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从日本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个片名便具有了深刻的含义,“你的名字”可以引申理解为对你的牵绊、思念、与你之间命运的纠葛。另外,片名中的句号也寓意着二人的相识始于你的名字,也止于你的名字。这也是来源于日本文化的一个设计,对语言中灵的信仰。忘记了名字,也就忘记了对方的一切,二人之间命运的牵绊从此终结。

二、“万物有灵”论

日本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文化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拜的是神灵化的万物。从高山、大树、奇石、瀑布、海洋、田地、太阳、火、雷、各种动物到祖先的神灵,都可以成为祭祀崇拜的对象,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明。神社,是神道的信仰中心,是日本人的精神图腾。神社主要祭祀对象一方面为主神即天照大神(也称太阳女神),一方面也崇仰自然万物及各种神灵。一般时候,人们参拜神社以表示对神的尊敬,并祈求祝福。在特殊的日子里更会有很多人们去神社参拜,比如:新年、节分、日本儿童节以及其他节日等。

影《你的名字。》运用时间与空间双重穿越的构思,通过与日本原生信仰神道教的结合,使影片在叙述青春爱情故事的同时,承载着传承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首先,《你的名字。》中,三叶和泷灵魂的互换就是万物有灵的体现。系守町高中生三叶,厌烦担任镇长的父亲所举行的选举活动,厌烦作为长女不得不继承神社仪式的古老习俗,厌烦小镇的又小又挤,因此,她朝着远方大声呼喊:“来世我做东京的帅哥”。作为宫水神社的继承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神灵进行对话,就在彗星即将造访地球的某天早上,三叶美梦成真,和远在东京的高中生泷进行了灵魂互换。一觉醒来,异性的身体、陌生的房间、整齐的东京街道,让三叶感到陌生和困惑的同时,也有一丝欣慰和满足。电影中泷与三叶灵魂互换看似在白天,其实应该是在梦境之中。梦醒之后,灵魂回归本体,之间的互换则记忆不存。

除了灵魂互换之外,影片中还有不少日本文化的特征,比如宫水神社、巫女、祭典的仪式、产灵、绳结、口嚼酒、黄昏之时、隐世等,都具有浓重的日本风味。宫水神社侍奉的神灵是“产灵”之神,产灵之神是日本造化三神的高皇产灵神,绳结则是产灵之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结、口嚼酒等都融含了制造者的一部分灵魂,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与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沟通转换。

三叶的外婆宫水一叶作为宫水神社现任神主,在编绳结时教导三叶、四叶,“仔细倾听线的声音,只要一直缠线,人与线之间就会产生感情。”并且告诉他们,结绳有着系守镇千年的历史,200年前的茧五郎大火烧掉了神社和古籍,虽然祭典的内涵无从可知了,但是宫水神社的重要使命就是将传统的祭典仪式传承下去。敬神是连接神和人的惯例,祖孙三人在敬神的路上,外婆给他们姐妹二人讲到“‘产灵’是一个土地神,古语叫做‘产灵’也叫‘结’,它有丰富的内涵,连接绳线是产灵,连接人与人是产灵,时间的流动也是产灵,全都是神的力量。我们做的结绳,也是神的作品,正是时间流动的体现,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缠绕,有时又还原,断裂,再次连接,这就是产灵,这就是时间。”外婆告诉三叶,“‘隐世’就是指‘那个世界’,要回到这个世界,必须用你最重要的东西交换,将口嚼酒献给神灵,这就是你的半身。”而且,影片一开始在三叶的课堂上,老师在讲“黄昏”的语源就是“他是谁”,与片名呼应,“黄昏之时”指傍晚,非日非夜的时段。世界轮廓变模糊,可能看到非人之物的时段。更久以前,也叫做“他是谁”或者“那是谁”。泷到系守町寻找三叶时,在黄昏之时和三叶相见就验证了此神话传统。

可以看出,整个影片的前半部分都在讲日本传统文化中神道教信仰的传承。在原始日本人的眼里,自然万物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它们能够主宰人类的命运,改变人们的生活。原始日本人认为只有把自然万物当作有生命力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恩惠。

三、“物哀”文化观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他对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批注加上和歌的研究,成就了自己的“物哀论”。?简单地说,物哀是“真情流露”,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物哀”包含的含蓄内容有“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怜、怜惜等诸多因素。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也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即对自然美的动心。

“物哀”文化观在影片《你的名字。》中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感动和对世相的感动两个方面。“物哀”文化观中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在《你的名字。》中,男女主人公泷和三叶的青春成长、爱情故事是整个影片的主线,他们这场由梦境中灵魂互换开始引起相识相知相遇相恋的爱情故事,道出了人类对于生命本源和自我情感认知的哲学思索,他们历经艰辛哪怕跨越时空也要找到对方,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又何尝不是在找寻另一个自己。在影片中,为了寻找三叶,泷千里迢迢来到系守町,喝下代表三叶半身的口嚼酒,穿越时空,再次与三叶进行灵魂互换。此时,站在圆形诹访湖边来回奔跑,寻找对方的泷和三叶,只能隐约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就在太阳即将西落的黄昏之时,穿越三年时空的梦中情人终于相见,但却只有短暂的一瞬间,两人来不及写下对方的名字,黄昏之时就已匆匆而过,笔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三叶突然从眼前消失,只剩下泷一个人呆站在原地。另外,后来两人在不断寻找彼此的桥上、公交车上以及楼梯上不断地擦肩而过,一次次触碰到人们的泪点。直到最后泷的那句“请问,我在哪里见过你吗”和三叶的那句“我也是。你的名字是?”整部影片结束,观众的悬着的一颗心才可以放下来。这正是日本“物哀”文化观中所追求的“瞬间美”的体现,即赞美“美之短暂”。

“物哀”文化观中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日本列岛四季分明、风土宜人,但资源匮乏、天灾频仍,火山、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这一切使得他们在赞叹天地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个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无常。而且,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的虚幻感以及万物流转的“无常观”,更强化了日本人的这种认识。电影《你的名字。》通过引入彗星灾难、阴阳相隔的极端情景,使天上异象与人间异象互相映衬,互为表里,把男女之间情感的小主题与彗星陨落、城镇毁灭等世界危机相连,这正暗合了这种对自然及人生世相深切的情感体验。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当日本人“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因为他们相信“没有永远的安定,也没有不变不灭的事物能让人依赖。”惟有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你的名字。》中这种拯救爱情、拯救世界的忧患意识正是受日本民族“物哀”文化观影响的真实写照。

四、结语

综观整部影片,前半部分受神道教信仰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后半部分受“物哀”文化观的影响,片名“你的名字”富有特殊的文化寓意且作为线索贯穿影片始终,整个电影渗透着浓浓的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我们,被赋予了一切即时沟通的可能性,但仍要面对日益凸显的个体孤独感,唯一的自我救赎之路恰是一段无法忘记名字的爱情,也许时间与空间是情感中最艰难的距离,但是新海诚给我们的答案是:不管你在这个世界的哪里,我都会再一次去见你。

Analysis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Film “your name. ”

JI Zhen-zhen

Abstract: The Japanese cartoon film “your name.” directed by Makoto Shinkai has received high evaluation since its release. The film tells the fantasy story that two high school students named Long and Three Leaf meet each other in their dreams. Behind the youth love story,the film“your name.” Contains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Japan,mainly in the meaning of “name”,“animism” theory and the “Mono no aware” culture.

Key words: culture;name;animism;mono no aware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动画短片制作》课程教学中... 下一篇: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