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25 05:54:35

浅析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摘要:在社会变革与转型中,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环境、年龄的特殊阶段、生活的特定场所、教育的特别要求,使其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特点,而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与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更加敏感与偏激,个性张扬是人们对艺术类学生的普遍感受。显然,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8-02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对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表现出与一般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问题和心理矛盾,只有正确把握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做好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对商丘师范学院部分艺术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式及结果

本问卷设计了15道单项选择题,主要调查研究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以及就业等过程中遭遇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措施。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07、09级的学生200人,涉及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摄影、音乐类、舞蹈表演等各专业学生,参加调查的学生具有普遍性,有效回收问卷193份。经过统计计算,获得艺术类大学生所回答的每个问题及每项选择的统计数据和百分比,从而为科学分析评价艺术类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3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31.6%的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中,存在学习、环境适应问题的占21.5%,存在恋爱、情感问题的占20.4%,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占24.5%,由于消费水平的攀比和就业压力引发的问题占35.2%。可见,艺术类学生心理素质亟待优化。

现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习紧张心理和缺乏自信

高校扩招后,艺术类大学生人数激增,其中一部分确系具有艺术天赋和理想者,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考上大学走捷径者,且后者所占艺术类大学生人数比例越来越大。这部分学生大都不仅文化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均系为了考取大学,半路从事艺术专业,专业基础不扎实。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中他们倍感无所适从,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有的学生并非真正喜欢所选择的专业,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造成心理压力。

2、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不健康心理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都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心理极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有些同学忙于恋爱,把自己孤立于集体活动之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教师视而不见、对同学漠不关心的人际态度,逐步成为一个冷漠孤僻的人;还有一些学生的恋爱对象如走马灯似的变换频繁,以此彰显他们自以为是的个性魅力,长期以往形成浮躁不安的心理。

3、人际交往不适的迷茫心理

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入学前社会经历较少,心理设防能力差,常热情直接地与他人坦诚交谈,容易表露自我,对一些个人敏感问题的交流,艺术类学生较普通大学生更为坦白,这也反映了艺术类大学生较为单纯直率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与普通大学生的性格差异,造成他们与其他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给人一种喜欢表现自我、喜欢怀疑和争论以及盛气凌人的感觉,以致引起他人的误解和对人际交往的困惑。

4、家境攀比的自卑心理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家庭相对优越,相互之间的攀比现象较为严重。他们比穿名牌、比配备高档通信设备、比电脑品牌等。而一些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的学生,为了面子宁可让家庭承担繁重的经济负担,也要硬撑。这就造就了追求档次、崇尚名牌、攀比摆阔现象的产生。同时并非所有艺术类学生家庭条件都很优越,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能上大学才选择文化课成绩较低的艺术类专业,而并未考虑到艺术专业的花费(通常艺术专业的花费要高于一般文理科专业)。相比之下,家庭经济的贫富悬殊、生活压力的重担使得家境不太好或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自卑、悲观的消极心理。

5、就业前景形成的忧虑心理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岗位选择等情况使大学生面临着严峻就业形势,这种形势给艺术类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更甚于普通专业学生。对他们而言,由于专业原因就业岗位选择范围较小;部分学生则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高估自身条件,一心向往能够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大中城市和高薪企业,致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由此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举措

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其不同于非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意识,从而有针对性地按照学生心理状况及发展规律开展学生工作和教学,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商丘师范学院艺术类学生的调查分析,在对其教育管理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摆正心态、端正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调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有明显的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我成就的价值观,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淡薄。如果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以个人价值为第一追求的价值观就会使他们降低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因此,帮助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激发其爱国热情,是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为此,应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注意教育方式的选择,以艺术专业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把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指向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把放在恋爱、情感上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转移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方式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工作,测试内容应针对其专业特点广泛合理设置,并将每位学生各个阶段的测试结果整理归档,以便分析总结学生的心理波动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于不同学生对症下药,有利于尽快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开设心理素质系列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机构,通过面对面或电话咨询、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工作;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生活,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鼓励艺术类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专业讲座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通过积极参与校、系篮球赛、足球赛、征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以发展自己的才艺和特长;通过组织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性活动比赛,以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生活,既可增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生活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会给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通过这次对商丘师范学院部分艺术类学生的调查,剖析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引导此类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引导他们在成就理想的感召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进取,真正实现其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刘丽(1979― ),女,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袁敬伟,张成山.《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及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6.

[3]彭萍.《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工作创新》,2007.

[5]王滨.《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四期.

[6]刘淳松.《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途经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1期.

上一篇:如何克服钢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下一篇:高职院校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