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25 02:10:22

浅析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高校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大力增加固定资产的购建.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重置、浪费现象严重、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缺失、会计核算不合理等。造成国有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严重,资产的保值增值受到严重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足、观念滞后、缺乏主动性。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均来自于财政拨款,说白了就是花的是国家的钱,长期以来高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却不计提折旧。致使高校的管理者对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淡漠,规章制度不健全。作为校方总是积极申报购买,但是东西一到就万事大吉了。对资产的日常维修和养护也是无人问津,平时也是疏于管理,缺乏奖惩机制,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资产利用率低,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致使资产的保值增值受到极大威胁。

1.2固定资产的购建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监督,造成国家资金浪费严重,情形令人堪忧。

因经济体制导致了高校经济主体缺失,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账,报废都缺少严格的监督程序,尤其购建前不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和科学论证,盲目购买。加之采购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导致在购买过程中很难买到质优价廉的仪器设备,而且有可能还会买到根本不适用的仪器设备,导致资金花了一大笔刚刚买了没用多久就成了落伍的淘汰货。或者由于使用人员水平较差,根本不会用这么技术高端的仪器,设备买了放置一边却用不了。使用价值与购买价值相差悬殊,资产利用率低。造成国家资产的极大浪费。管理者重购轻管,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不管还能不能修,坏了就买新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为了方便使用而重复购建,国家的钱大笔大笔花了出去,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1.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资产流失严重

学校领导只抓教学,生源工作,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重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资产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使用部门私自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谋取利益,所得收益又不上交归本部门私自所有,这种现象无人过问,没有人为学校的固定资产损坏和折旧买单,同时各部门又利用取得的收入购置自有资产,这些资产有很大一部分不会入在学校帐上而成为帐外实物,自由支配,管理相对更加松散,致使学校资产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接受捐赠、上级无偿调拨、自制或改扩建等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不用支付对价或价值不能准确计量,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入账,长时间没有账务记载。再加之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工作调动又会使得实物说不出来龙去脉,造成一团乱帐 由于有的单位好多年都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过对账盘查,使得使用者和管理者意识淡薄,甚至还会出现将国有固定资产私拿,侵占等违法现象,这无疑会给高校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带来隐患。

1.4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专门管理、权力集中的监督协调部门,不能实施帐物的独立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核算相脱节,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分离。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家底不清、资源浪费等问题。或者即使有管理机构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实权。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或者根本就不入账,导致大量帐外实物的存在,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少计、漏计的现象发生,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难度。

1.5资产清查工作做的不好,固定资产被私拿、侵占现象严重

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清查不到位,有些单位好几年都没有进行过资产清查,有些有物无帐的固定资产就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私拿、侵占公有变私有,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1.6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目前,根据会计制度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原则,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直到报废才一次性注销账面价值。此前不管损坏与否,使用价值如何,一律都用原值计量。使得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距很大。其次,有些学校由于会计人员概念不清将部分低值易耗品也列人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成会计账面固定资产总值中存在大量低值易耗品,导致学校固定资产价值虚增,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各部门之间不进行账目核对,致使总账与各分类账数额不一致,接受捐赠或上级调拨入账不及时或根本没有入账造成出现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现象非常普遍。

2. 针对以上问题,我简略提出个人的一些拙见

2.1提高高校领导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与时俱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新理念

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一是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增强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从领导到管理者、使用者都必须认识到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实行层层负责,分级监管,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检测以及维护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全员参与。

2.2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制度,进行可行性论证,避免重复购置

高校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现象严重。高校应当以本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经费预算为依据,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年度购建计划,充分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确需购置的设备要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先进仪器设备和价值相对较高的贵重仪器的购置,必要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购建。坚决杜绝重复购置以及盲目购建现象的产生,为国家节省资金。

2.3加强领导与监督、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级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业务水平高的管理骨干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校区、部门、院系分级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一级对一级负责。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一切按制度严格执行,使学校的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以便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各使用部门之间要多协调多沟通,防止资源闲置浪费,重复购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制定严格的审批、采购、报销、验收、入账、报废等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必要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检查、考核应当与激励机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一切制度落实到人,必要时做到与工资挂钩,落实奖惩制度。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设置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保证其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考核校内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大型设备的报废,房屋的拆除,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坚持批复完了再作账物处理,杜绝先处理后审批。防止固定资产随意报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2.4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的产权关系,解决由于职责不清而带来的无人管理或者是无人负责现象的出现。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务必做到责任到人。其职责包括资产购置(包括采购及招标工作)、对全校资产的定期及不定期清查、资产在全校范围内的调拨使用、资产处置、转让、毁损和报废等。高校应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2.5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理盘点,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人侵占

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定期开展资产盘查工作,能够有效对资产进行监督,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人侵占,掌控资产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性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盈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对有帐无物的要查明原因,是丢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是报废的要求有尸体,不能随便自行处理。有物无帐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漏记的要重新补记入账,接受捐赠或无偿调拨的要根据新旧程度和市场价值进行估价入账,只有做到帐实相符,才能有利于管理,不会造成资产流失。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做到入账要及时,销帐要同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符。

2.6改革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引进折旧制度

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账和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数量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设专人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型号、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等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物相符。第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改革。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中合理的分摊固定资产费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准确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一致。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不会造成价值虚增。

3 结束语

我国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境地,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逐步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制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

【参考文献】

【1】唐寿琴,董礼.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J】.会计之友,2007,(7).

【2】廖鹏.“一校多区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3】方瑞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缺陷及改进措施【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简介:王金玲(1973—),女,河北廊坊人, 会计师。

上一篇:企业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解析 下一篇:卷烟市场品牌营销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