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消防组织体系研究

时间:2022-06-25 12:27:13

化工企业消防组织体系研究

化工企业是消防安全的高危场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是其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建立一个责任明晰,结构严密,反应迅速,运作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是化工企业防止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保障,本文就化工企业责任主体,组织结构,火灾预防,隐患排查与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组织的构建与运行进行讨论。

一、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与组织

1.单位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1.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1.3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单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2组织制订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2.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2.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2.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2.6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单位保卫部门为单位的消防管理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并由予以落实:

3.1组织落实每日防火巡查;

3.2组织实施每月消防安全检查;

3.3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4实施员工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和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4.工段与班组 履行下列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4.1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4.2保障消防供电、消防给水设施的完好有效;

4.3及时整改涉及本部门的火灾隐患;

4.4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和训练;

4.5熟悉本单位的建筑平面布置和消防设施、器材分布等情况;

4.6熟练操作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

4.7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普通员工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5.1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5.2熟悉本岗位附近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设施的种类、放置地点;

5.3开展班前、班后防火检查;

5.4掌握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现场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

二、体系运行

1.火灾预防

1.1动火部门和人员应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时,现场配置灭火器等灭火器材。

动火结束后,应当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并关闭有关气源、油源的阀门。

1.2安装、敷设电气线路,由设动管理部门实施。

1.3燃油、燃气设备及其管道、储存设备的安装、使用应当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为燃油、燃气设备及其储存设备添加燃料,应当采取防火、灭火措施,并落实现场监护人。

1.4工厂禁止吸烟。

1.5未经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禁止带入、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的物品。

2.防火检查

2.1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巡查的内容包括:

2.1.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1.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2.1.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2.1.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2.1.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保卫部门应当查验每日巡查情况,并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2.2全厂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保卫、工程等部门实施,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2.2.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2.2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2.2.3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2.2.4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2.5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2.2.6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2.2.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2.2.8防火巡查情况;

2.2.9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2.3设动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保卫部门,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并进行功能测试,与每月防火检查一并进行。

2.4全厂每年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由单位工程管理(物业)部门应当会同保卫部门负责实施。

3.火灾隐患整改

3.1在每日防火巡查、每月防火检查、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整改。

3.2对下列行为,负责检查的部门应当场改正;涉及其他部门的,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3.2.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3.2.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3.2.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3.2.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3.2.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3.2.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3.2.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上述改正的情况应当予以记录。

3.3对不能立即纠正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问题,由检查人员填写《火灾隐患整改登记》,报消防安全管理人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整改,并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跟踪落实。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4.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4.1单位每年对每名员工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应当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4.2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4.2.1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4.2.2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4.3全厂员工定期培训;

5.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5.1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由单位保卫部门负责实施。

5.2演练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5.3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上一篇:优良传统是创造辉煌事业的基石 下一篇:浅谈变频恒压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