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三十的健康“雷区”

时间:2022-06-25 10:42:36

女人三十的健康“雷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成了我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保健成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字眼。尤其是女人,当芳龄以三字开头,当爱情已尘埃落定,当事业渐入佳境,当身体进入了多事之秋,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女性特有的健康弱点,就该是头等大事了。

女性韧带,天生脆弱

讲诉人:佳音33岁 人事主管

想起来就有些沮丧,只因天冷路滑的一个小小闪失,竟造成左侧脚踝的韧带损伤。一年过去了,我走起路来还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旧伤复发。

医学专家提醒女人要小心,不要受伤,女人的韧带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得多,女人更容易拉伤膝、踝等关节的韧带。一旦韧带拉伤,得用好几个月才能治愈。医生认为这可能是女人宽大的髋部使膝、踝关节韧带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且,身体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周期性的变化亦对关节韧带有直接影响。

应对TIPS:

1.全身尽情舒展。每天起床后不要忘记全身的伸展动作,它可以让肌肉醒来,还可以柔软肌腱、韧带、关节。

2.运动中掌握有效的保护方法。女性对运动量大的活动适应性差,容易造成肌肉拉伤与韧带的劳损,因此在运动中要注意准备活动和循序渐进。

3.多选择以腿部活动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滑冰、健美操等运动均可增强腿部的弹跳力,增强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同时还可让双腿变得修长。

4.适当做按摩。每天睡觉前用手按摩腿部,包括足踝部,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浴后按摩腿部效果更佳。

乳癌发病率 居高不下

讲诉人:海心 29岁 自由职业者

当母亲因为乳癌被推进手术室时,我伤心不已,同时也为自己的身体担忧。

有关资料显示,乳癌已上升为女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多数病人在洗澡、更衣或自己摸时,偶然发现一侧有肿块,少数是单位体检时医生发现的。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活动受限,表面不光滑,而良性肿瘤则相反。这些肿块开始很小,慢慢长大。当皮肤呈橙皮样改变或出现“酒窝”时,则表明疾病到了晚期。

近几年来,乳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不过,其病死率却并没有增高。做医生的朋友告诉我,这与近几年来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有关。

应对TIPS:

1.洗澡时避免用热水刺激,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睡觉的姿势以仰卧最好,以免侧身挤压。选择乳罩以不使有压迫感为宜。

2.每日清晨或夜晚做数次深呼吸,可使胸部得到充分舒展。

3.适量吃些鱼、肉和乳制品,可以增加少量脂肪,供给充分营养,使其保持丰满。

4.特别注意女性青春期、月经期、孕期等特殊阶段的保健,以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5.有资料证实,人流可引起的疼痛,还会造成持久的、潜在的危害。因此,应当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

6.20~39岁的女性,每月做一次自检,每3年做一次体检(35岁以上妇女做一次基础X线摄片);40~49岁的女性,每月做一次自检,每年做一次体检,每1~2年做一次X线摄片。

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是:应在每月月经来潮后的9~11天,因为此时比较松软,易于发现病变;已停经的妇女可自选每月的某一天为定期自查日期。

自检时,应按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以免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7.控制体重。最新研究表明,体重增加,患乳癌的机会就增加。

是什么让你“吃不消”

讲诉人:王轶 32岁 经理助理

这些年来胃肠经常闹些小毛病,我也从不把这放在心上,因为可以不用担心肥胖。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胃疼与慢性腹泻一直困扰着我,看来这个问题不像我预想的那么乐观。

实验证明,即便是男女吃同量同样的食物,女人也得花比男人多得多的时间去消化它。女人易患慢性便秘和肠疾,其概率分别是男人的两到三倍,这样的差别显然始于咀嚼。初步研究表明,女人的唾液在化学成分上不同于男人,这一点可能会使食物在女人体内消化的过程显得缓慢。

应对TIPS:

1.改掉乱吃零食的坏习惯。如果经常吃零食,胃就需要随时分泌胃液来消化,到吃饭的时候,胃液分泌就会减少,这样就破坏了胃肠的活动规律,因而影响食欲和消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引起营养不良,而且易产生疲劳感。

2.常吃食物纤维量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竹笋、大白菜、卷心菜、白薯等。食物纤维在肠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可吸收水分,从而刺激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与腹泻的发生。

3.多喝水。一方面食物纤维水解和膨胀需要水分,另一方面水分有利于消化系统及时有效地排出毒素。

4.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少食辛香类及刺激性食品。

5.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骨质疏松知多少

讲诉人:程小岚 35岁 私营老板

印象中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应该是50岁以后才会发生的事,可当我因腿痛到医院就医时,才知道事实远不如我想的那么乐观,因为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更高,年龄也在不断地提前。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与骨骼严重萎缩的女人要比男人多得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人。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更年期雌性激素的分泌减少,另一方面骨质疏松症实际上是人体长期缺钙的一种后果。女性从28岁以后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应对TIPS:

1.多食含丰富钙质的食品。如牛奶、紫菜、虾皮、豆制品、芹菜、油菜、胡萝卜、黑木耳、蘑菇、芝麻等。食物保鲜储存可减少钙耗损。平时应适当吃些杂粮。

2.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鱼肝油等。另一种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于阳光,但注意勿暴晒。冬季太阳比较温和,适合户外运动。

3.钙质和醋一起摄取。醋能把钙质离子化,易于人体吸收。吃鱼类、骨类食品最好用醋烹制。

4.适当安排可以强健骨骼的运动项目。太极拳、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很大意义。每日累计2~3小时的站立与步行,可防止钙流失。跑步、打球、跳舞及腹背和四肢适当的负重可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强健骨骼,减少骨折的机会,对抑制骨质疏松有良好的作用。

上一篇:秋季养生:完美女士篇 下一篇:城中观影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