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时间:2022-06-25 08:21:33

实战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摘要:从本质上讲,目前大学实验性课程的设置仍然是突出专业理论的应用与验证。但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实战教学法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商学管理类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招聘与录用》课程为例,展示了实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实战教学法;“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实验课程为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注重大学生能力的构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有《新员工入职演练》、《薪酬方案设计》、《绩效考核方案》和《人员测评》等四个较为成熟的实验课程列入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实践性教学做到有“教学大纲”、“教学指导意见”、“教学指导讲义”及教学管理和考试(考核)方案。执行中学生反映较好,个别实验项目被学生移植到工作中运用,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们的实验课程综合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实验课程设置具有专业体系的全过程性。实验课程贯穿于招聘录用、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块。第二,实验课程目标具有素质培养的全方位性。实验课程设计不仅涉及组织职位角色的互动与职位的台阶培养,还体现HRM综合技能的运用,强调学生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统一。第三,实验课程在实际操作上,体现课堂实训与课程实验互补。实践环节安排在系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课堂重点技能实训(课堂“局部”)与课程系统实验操作(课程“全局”)结合起来。

目前学校实验性课程的设置从本质上讲仍然是突出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与验证。随着社会用人成本的增加,专业人才的合格标准已经从考核大学生专业知识“应知”提高到“应会”阶段,并突出专业知识的“即时使用”,要求肩负着为社会提供成功人才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紧跟市场需求创新。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实战教学法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商学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二、实战教学法的内涵

实战教学法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二,它强调“真枪实弹”式的实战。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首先要符合大学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使用,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堂组织、师资配备等方面有机结合,有利于实施。其次是教学活动的实施结果应该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内化,工作的适应性提高;其三是作为教学方法,应便于推广应用,达到“五方面”受益,即校方满意、督学认可、院领导同意、教师易操作、学生动手参与。

强调实战,主要是有别于仿真或模拟。教学过程以真实的背景为依托,体现背景信息的真实性、参与角色的责任性、操作过程的实战性和演练结论的客观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实战教学方法是以理论运用于实战为基本线索,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媒体技术运用、管理游戏、探求式教学等为手段,以诠释专业理论知识,增强演练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不同于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情境教学方法。

三、实战教学法的三种应用模式

实战教学在操作中有三种模式可选择,不同模式又适合不同的应用环境。

(一)“三环节”模式

按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规律划分,实战教学由三个环节组成。分别是理论讲述环节、课程实验环节和专业实践环节。理论讲述环节重点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讲解;课程实验环节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软件模拟的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实践环节以岗位实习的方式完成,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环节”模式的应用环境是大学课堂、教学实验室和公司某实习岗位相结合。

(二)“两段论”模式

按照完成教学任务的空间区位划分,实战教学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大学校园内完成,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在讲述理论的同时,可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阶段,教师针对某一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在特定的实践环境(可以是社会用人单位,也可以是校内某用人岗位)中完成特定岗位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完成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两段论”模式的应用环境是学校与社会岗位的结合。

(三)“一体化”模式

按照专业理论与实践运用的关联度,实战教学又可以设定在一个或多个特写的情景中完成,即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模式的内涵是指以专业理论的实战应用为主线,将专业理论融入实战背景中讲解,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师实战演练指导融通,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实战性,学生在实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学”。

“一体化”模式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技术、真实案例分享、情景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探究式学习等手段,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组织学生是到实践中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

“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环境主要在学校内。

四、实战教学法三种应用模式的对比

视学校条件的成熟度,实施实战教学,重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三种应用模式利弊见下表:

实战教学方法三种应用模式示意图:

五、实战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以《招聘与录用》课程为例

《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应用性很强。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招聘录用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完成员工招聘和录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大批量接纳学生的实习基地,或随时让企业提供从事招聘员工的演练机会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采用有别于理论灌输式的“一体化”模式实战教学方法,以现实组织招聘工作流程为线索,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日历,准备背景信息、确定考核方式。

(一)课程目标设定

专业素质技巧掌握:

1.掌握招聘广告与招聘计划的制作方法;

2.掌握简历的制作与筛选技术;

3.掌握组织面试与应对面试的技巧;

4.掌握组织新员工培训的流程与方法。

非专业素质技巧掌握:

1.组织背景信息的提炼能力;

2.应用文写作技巧(书面表达能力);

3.语言沟通能力;

4.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能力;

5.诚信品质和决策能力。

(二)课程再设计

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实战36学时。课程由如下十个单元模块完成(见下表)。

(三)主要实战场景的设计

实战场景1:职位分析与撰写招聘计划 地点:大学课堂

实战场景2:审查招聘费用计划 地点:大学课堂

实战场景3:制定招聘广告 地点:大学课堂

实战场景4:现场招聘(简历筛选、初试把关、复试把关) 地点:专门招聘场所

实战场景5:上岗审查 地点:大学课堂

实战场景6:入职培训与合同签订 地点:专门场所

(四)师资配备

由一名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或通过培训达到相应技能的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配备一名助教(可以由优秀学生),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资料准备和互动配合;维护教学秩序,记录学生的真实表现;协助实战教学质量的监控。

(五)考核方式

课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考试成绩占70%,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考核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六、应用实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实战教学法是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顺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急迫要求而探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实战教学法对学生而言,期望达到三方面的效果:一是让学生对实际工作状态准确切入;二是让学生对岗位工作环境即刻领悟;三是对实际工作中问题解决技巧全面把握。而对教师来说,重在打造专业理论研究与理论实际运用的融通素质,增强专业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求真务实的专业精神,实现认识上的“二次飞跃”,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应用实战教学法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选择。实战教学的课程应该选择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专业理论基础课不适合应用此方法。

第二,教材选择。实战教学的教材应该选择实战性较强的教材。目前大学教材的编写强调其理论的逻辑性,适合于理论的教学,但对于实战教学来说,还需要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再设计。

第三,师资配备。实战教学的师资配备应该从质和量上把关。实施实战教学法的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对专业应用的理解力,如果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师资作后盾,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应该整合学校的教师资源,吸收部分业界人士加盟教师队伍。

第四,实习基地建设。实战教学在操作中无论是“三环节”模式、“两段论”模式,还是“一体化”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应用环境作支撑,而企业实习岗位的提供对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因此,应加大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实施实战教学提供真实的实战岗位。

上一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构想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情境式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