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五大“雷区”

时间:2022-06-25 04:26:38

病句辨析是语文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纵观2011年全国十几套语文试题,绝大多数试题考查了病句辨析这一内容。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句的辨析判断的方法有很多,如关联词检查判断法、数字(倍数、约数)使用规律法、“的、了”助词判断法等,本文从并列短语的角度对病句的分析判断做举例说明。并列短语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词组或短语等并列组成的短语。经常用“和”“同”“及”以及顿号或逗号将并列的成分分开。并列不当是常见的语病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生失误较多的一种病句类型。

一、不合逻辑

(一)并列概念间有从属关系

【典例分析】

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分析:“报刊”包括“杂志”,同时“报刊”“杂志”又同属于“出版物”。

2.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分析:并列不当,“基础能源”包括石油、铁矿石,应改为“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

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分析:“牙膏”“ 牙刷”“日用品”间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把“和”改为“等”。

4.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分析:并列不当,“枪支”就是武器,将“武器物资”改为“其他军用物资”。

5.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分析:“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二)并列概念间有交叉关系

【典例分析】

1.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分析:除“凡是”( 全称判断)与“不少”( 特称判断)判断混杂外,“科学”和“学问”两个概念也有交叉。

2.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分析:“文人”“书画家”“收藏家”三个名词有交叉关系。

(三)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范畴

【典例分析】

1.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分析:除“鱼、虾、甲鱼、牛蛙”属于“水产品”外,“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与“各种调味品”不属于同一范畴。

2.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分析:“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不都属于“设备”这一范畴。当然,“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也是语病。

3.思想政治课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分析:“政治常识”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则是一个动宾词组,二者不能构成联合关系。只有在“政治常识”前加上动词“传授”,变为“学习政治常识”的动宾关系的词组。这样前后才能一致。

(四)一个特殊的句子

【典例分析】

1.青灰色的方形地砖,原木色的一组藤椅依稀有些斑驳,客厅右侧那面墙边放置着的同样刻画着岁月痕迹的书橱,古气中渲染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质。

分析:应将“原木色的一组藤椅依稀有些斑驳”改为“一组依稀有些斑驳的原木色藤椅”,这样整个句子的主语变成“青灰色的方形地砖,一组依稀有些斑驳的原木色藤椅,客厅右侧那面墙边放置着的同样刻画着岁月痕迹的书橱”,理出中心语即为“地砖、藤椅、书橱”。

2.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分析:不合逻辑,改为“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禁用服务忌语”。

二、搭配不当

(一)并列成分作谓语或宾语,动宾搭配不当

【典例分析】

1.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分析:“挽救”“失足青年”可以,但不可以“培养”。

2.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分析:句中“提高和培养”的宾语是“现代技术水平”,而其中的“培养”与“现代技术水平”搭配不够合理。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分析:“可爱的乡音”不能被“看到”。

(二)并列成分为主语或谓语,主谓搭配不当

【典例分析】

1.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分析:句子可以转换为“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来这里聚会的每一个人。”“思路”不能与“感染”搭配。

2.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

分析:“消防车”“放弃休假”搭配不当。

3.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分析:“一代代艺术家”“才有了……诞生和发展”搭配不当;另外,“传统”也不能说“提高”“升华”。

(三)并列成分为主语或宾语、主宾搭配不当

【典例分析】

1.21世纪的曙光已经微露,我国在21世纪初,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定会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分析:“工业还是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搭配不当。

2.每年9~10月的米罗亚,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分析:句子主干是“红叶”“温泉”“风情”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四)并列成分为修饰语或中心语,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典例分析】

1.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分析:“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与“桃林”搭配不当。

2.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分析:“详细”不能修饰“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只能将“详细”移到“介绍”之前。

三、语序不当

【典例分析】

1.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分析:“理论上”和“政策上”作的应分别是“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原句前后不能相照应。

2.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分析:“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换位置,与前文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相照应。

3.《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分析:应将“深远”和“重大”对调,变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要大力培养、发现和宣传在工作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树立榜样,激励干部。

分析:应该是先“发现和宣传”,再“培养”。

5.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

分析:“焚毁”“洗劫”应调换顺序。

四、表意不明

【典例分析】

1.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她学过钢琴。

分析:“跟”既可以作介词,作“向”讲;也可以作连词,作“和”“同”讲。所以,这个句子就有两种意思:我向她请教,以她为师学钢琴;我和她一起去学习钢琴。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联合短语,但由于停顿不同,这个句子就有两种意思:一是他去存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不知道;二是他和副总经理,背着总经理,一起去存钱。

3.李老师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终于弄清楚了学生李伟明瞒着老师和同学们帮助盲人提水扫地的事情。

分析同上题2。

五、成分残缺或赘余

【典例分析】

1.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分析:对“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两个句子: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是残缺的成分,应补上。

2.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分析:“邂逅”和“相逢”意思重复了。

做病句辨析题时,遇到并列短语应警惕,首先关注并列成分的内部关系,看它们排列的语序是否恰当,其次看是否存在交叉或种属关系的并列;最后再看并列成分的外部关系,看它们的每一个个体是否都能与它们的共同成分搭配,从而迅速、准确地“排雷”,做出正确的选择。

上一篇:调好情绪钟的独门秘籍 下一篇: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